諾基亞西門子 wrote:歐洲人大概也分不出來...(恕刪) 希特勒跟中國的關係可是很深厚的~以下就節錄一段 :希特勒與中日關係的兩面性 早年來自中國家庭的幫助----希特勒在自傳中描述童年在維也納的生活時,曾經提到過,在自己貧困潦倒時受到過一家旅居奧地利的中國家庭的無私幫助,這個“張姓”(按原文的德語發音“ CHEUNG”諧譯,在英語中也可譯為“程”)家庭曾無償的一次提供給他500奧地利帝國先令作為他的學費和生活費用,還常常邀請他到家裡吃飯留宿。當知道希特勒有很好的繪畫天分時,這個善良的中國家庭還主動幫他聯繫了聞名的維也納大學,希望能資助他進入大學學習。 “他們的幫助是無私的,是讓人無法忘懷的……”希特勒曾在談起自己往事的時候感嘆道。後來希特勒掌權後合併了奧地利,但那時無論他用什麼方法都再也沒有找到過這家善良的恩人們。 床頭的孫子兵法和資治通鑑---希特勒對中國古兵法和書籍非常喜愛。據他的隨行秘書說,經常可以在這位帝國元首的床頭看到德文版的中國書籍。希特勒在視察法國占領區和訪問意大利時都曾隨身攜帶孫子兵法的簡譯本,他還經常挑燈夜讀並寫了大量的閱讀筆記。在任命隆美爾為陸軍元帥暨北非方面軍總司令時,他也曾送給這位名將一本帶有自己註釋的孫子兵法簡譯本,讓這位忠心的將領感激涕零。 鄙視日本看好中國---在軸心國結盟的初期,希特勒並沒有預料到日本的發展會如此迅速。當時在美茵茨的軍事基地裡,他曾私下對自己的秘書長阿姆施太朗說過:“和這種國家結盟簡直是恥辱,他們只會在海邊打魚!”在他和一些重要將領的信箋中,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二分天下設想:以巴卡思坦(當時的波蘭東部和蘇聯的交接處)為界限,西方(歐洲,中東,北非,大西洋西岸)為德意誌第三帝國領土,東方(亞洲,小亞西亞,印度,太平洋西岸)為中華民國領土。因此,儘管迫於意大利的壓力與日本結盟,但納粹德國對中國政府的態度一直都相當曖昧不明。甚至在得知南京淪陷後,德國還曾秘密支援了國軍一些包括I號坦克,sdk.222,護耳式頭盔在內的德製武器,國民革命軍就有一個師用的完全是德式裝備,在緬甸的中國遠征軍也曾使用過德式頭盔。 喜歡中國茶葉---1943年希特勒在波蘭療養時曾收到一個商人進獻的極品中國茶葉,從此對中國茶情有獨鍾,雖然在公共場合為了保持“日耳曼優秀傳統”而飲用咖啡,但私底下大家都知道茶葉才是元首的最愛。因此也一度引起了一股中國風的盛行。英國的特情機構MI6也曾策劃用攙入劇毒的極品中國茶葉對希特勒進行暗殺的行動,但最終被蓋世太保察覺並破壞。 希特勒不准報導南京大屠殺---日本侵略軍1937年12月13日進入南京,開始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三十多萬中國平民遇難。但是留在南京的國際人士見證並記錄了日本軍隊的血腥行為,並勇敢地向世人揭露。德國人拉貝就是其中一位,而他在南京大屠殺前後,一直努力為製止日軍屠殺奔走呼籲。他多次寫信給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寄希望於希特勒能阻止日本,但是希特勒無動於衷,事後還下令禁止德國討論南京大屠殺的事情。在希特勒的干預下,南京大屠殺這一話題在納粹德國銷聲匿跡。曾有人問過希特勒為什麼要替日本人遮醜,希特勒回答道:“因為他們(指日本人)會和英美作對,所以我喜歡他們。 ”
嚴格來說台灣島、朝鮮半島、庫頁島、琉球群島在當時被日本政府視為領土的一部分,其他的占領區在驅趕西方殖民宗主國勢力後都是計畫扶植獨立的(跟現在美國在伊拉克以及阿富汗的做法差不多),再加上台灣是日本合法取得的領土,所以在當時國際上包括中國在內都是把台灣當日本領土的一部分,所以在法理上台灣跟其他東南亞佔領區有所區隔,日本在戰後對外宣稱放棄這些地區的主權讓同盟國瓜分,所以嚴格說起來日本戰敗後沒有割地賠償也是不正確的。二戰結束後庫頁島劃給蘇聯、台灣劃給中國、琉球群島劃給美國,朝鮮半島則是美國蘇聯各劃一半,雙方在當地扶植政權。最後庫頁島在蘇聯解體後成為俄羅斯領土,朝鮮半島變成今天的南北韓,台灣因為中國內戰成為不被國際承認的獨立政治體,琉球群島則是又被美國丟回去給日本,東南亞各國在二次大戰脫離西方殖民勢力,並於冷戰時期紛紛各自獨立並成立東南亞國協。東南亞國協同時也是近幾年中日韓以及東南亞各國所討論"東亞共同體"的雛形。所以影集中那張圖是不正確的,不過也有可能是為了現代正治問題而避嫌,又或者是西方國家對於東亞的政治歷史原本就不太熟悉。
可愛小熊 wrote:這個問題分成兩個層面方向,日本國民與日本政府的態度是不一樣。慰安婦雖然是日本軍部統轄。但是好像是外包給日本商人到各地佔領區找來。類似人口買賣,所以賠償問題很難搞定。戰爭行為很難打官司。類似當時兩方軍隊打仗損毀民房要跟誰討是一樣. 這主意好啊, 以後外包給商人傭兵打仗 (e.g. 黑水打伊拉克), 出了什麼事都完全不用負責!
Q.Roger wrote:德國敗亡后,盟國幾個月就輕鬆把日本做掉了,這時英國的主力艦隊才剛從大西洋開過來。...(恕刪) 英國要沒美國在前頭開路哪敢過來1942初日軍揮軍下南洋英軍可是一路敗逃當日軍來個印度洋攻略英國馬上決定將原本想用來威嚇日軍的遠東艦隊的主力撤到非洲英國在遠東的戰略就是逃逃逃讓美國兄弟去當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