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1303 wrote:
孫立人將軍是抗戰時殲...(恕刪)
沒錯,仁安羌之役他只帶了一個團去救被日軍七千人包圍的七千英軍(七千日軍也可以包圍七千

硬是用十分之一的兵力擊潰日軍,讓英國人驚的下巴都要掉下來
鏖戰經年,最後把日軍緬甸方面軍菊兵團給打垮
就連初期作戰態勢不利,由於避免被日軍主力包圍,選擇撤退時他也很冷靜的分析判斷必須撤入印度
而不是像杜聿明那樣乖乖聽話不顧危險和成功性而把部隊帶進死亡之地(野人谷)
拋屍野人谷的士兵竟達三萬八千多人,遠超越了與日軍作戰的傷亡
也是因為如此,杜對孫的洞燭機先從此有了心結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孫在東北因應共軍的戰法打了一連串的勝仗,打的林彪灰頭土臉幾乎要放棄東北
甚至中共野戰軍內部出現流傳“只要不打新一軍,不怕中央百萬兵”的口號
只可惜杜嫉恨孫的戰功 和 不乖乖長官之命是從(就是孫很有個性,不對的敢於違背命令)的個性
被調往台灣整訓,孫一走東北戰況隨即急轉直下 (我認為也有可能是共軍的反間計)
民間傳說他是因為功高震主,加上不像其他將領那樣乖乖聽話
最終遭到猜忌而被整肅,一代名將落的淒慘落魄刻意被忽視的結局
蔣公手上將領也有打仗指揮根本就不行的將軍,但是仍可受到蔣公信賴和重視
為什麼....一個字,蔣公認為其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