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台灣人必須加油了 - 許多人嘲笑大陸人水準素質低落, 但能再嘲笑幾年?


Darfa wrote:
下面原文是友達外派大...(恕刪)


固步自封,不是件好事
尤其是對照週遭國家發展
其優點當然要學習
大家互勉吧


再過個10年可能有大陸人就會發
看看印度在看看中國
中國人必須加油了 - 許多人嘲笑印度人水準素質低落, 但能再嘲笑幾年?



Arch.Gabriel wrote:
不是不走,研發要有人...(恕刪)


人才怎麼來?
只靠"學校"訓練? 學校學的東西能撐幾年?
最該花錢訓練的應該是在於公司吧!
一家公司主要技術是來自該公司自行專心投入研發而非某學校的訓練!

但是......有幾家公司願意花錢訓練?
看看日本Sony,Toshiba......等砸錢提升研發不心軟!
看看台灣台積電呢? 白頭髮的說砸研發都是用億元當單位!
除此之外台灣有幾家公司砸研發的?
公司想不花錢努力就想要現成人才嗎?
標準的"商人"心態!

讓我想起前陣子HTC手機面板被三星斷貨,HTC主管怒罵說三星斷我們的貨!
該面板原本台灣韓國都有在研發,但是碰到金融風暴,台灣廠商就停止了但韓國繼續,
現在人家研發出來而不賣你面板又怎樣? 你又沒跟人簽約! 怪誰啊! 人家又沒義務一定要賣你!
你HTC的市場會跟三星手機市場相衝,人家當然不賣你HTC啊!
自己當初不研發下去怪誰啊! 還敢在那邊怒罵別人不給你貨!

每個人的心中多多少少都有自己不敢碰觸的"佛地魔"
就像哈利波特裡面的大多數人一樣,一提到佛地魔就禁聲,改稱為"那個人"

說他聽不懂的人不是聽不懂,是他更願意面對眾人的眼光並且尊重每個國家的名字而已!

此外... 講"大陸" 還算好了,算是歷史遺留下的產物... 有許多人連自己國家內地在哪都搞不清楚的才可悲.
-------------------------------------------------------------------------------------

補充一下版主,台灣人是必須要加油了,

過去喊製造在中國 研發在台灣 (我說是個騙台灣人的屁)

現在呢?

我看到我們公司研發中心也往中國移動了...

以後我可能也只能挑有飯吃的工作 而不是有興趣的工作了.

現在我只在旁邊默默的看,台灣人怎麼走向自己的路...的確是大多數的台灣人決定的.
Darfa wrote:
近日讀了「台灣你該醒醒了」這篇文章,目前外派天津的我,很有感觸…

如果有機會能外派大陸,這機會應該要爭取,因為…中國快速掘起。

這頭巨大的獅子正在甦醒。天津的物價不輸台北。這是我在這的第一印象。

友達..... 我公司客戶,被韓廠挖不少人

我待外商公司,也常到對岸~
沒辦法,公司家大業大,又不想在仿冒猖獗不守國際智慧財產專利的國家設新產線
只好讓台灣當對岸市場供貨的前哨站。

中國龐大內需市場是大誘因,但只要到各地走多看
你會發現極端發展不均現象,這並非只待在對岸大城市的台灣人能看到...
天津、北京本就繁華~ 只能說這位年輕人少見多怪
Darfa wrote:
我沒有強烈的政治立場,或是傾中的想法,只是分享近日的心得。
我在這看到了台灣沒有的輕軌電車,也看到了台灣沒有的公辦腳踏車出租點。

友達新廠建在開發區,住也是在開發區,要到天津市需要搭乘輕軌電車,再轉公車,公辦腳踏車是憑城市卡就可以在這點刷卡紀錄,把車騎走,然後在異地還車(甲租乙還),增加了市民減少使用車量的意願,也因為腳踏車,可以讓遊子輕鬆漫步在這若大的城市裡。

城市卡的整合,除了輕軌、公車,也可借腳踏車、搭地鐵,天津市那麼大,一卡就搞定。。

輕軌電車不是每一個國家都適合;
但公辦腳踏車這點在台灣倒是值得推廣,目前只有少數城市景點有
我也希望台灣有像巴黎一樣的腳踏車租賃設備與制度
Darfa wrote:
這兒的工程師,都是擠破頭才能念大學的高材生。

像北大、天大(天津大學)、南開,大部份名額留給當地學生,其他省份的開放名額可能就只有一、二位,所以在我們其他部門的同事裡,有的人,就是那些省份裡最突出的一、二位,even他是偏遠省份的學生!

友達要進北京大學招募,結果招不到人,因為友達在這排不上前幾大企業,學生興趣缺缺…

這很正常~ 眾多名校當然不乏優秀人材。

對岸的優秀人材最想擠進的是歐美大企業,再來才是日商
台灣企業則不太感興趣----- 薪水差太多了
Darfa wrote:
中國搶辦世界活動,增加策展能力,並向世界宣揚硬實力。北京奧運、上海世博、緊接著是廣州亞運。

我們印象中的中國,還在黑心食品、外派就可以拿幾倍薪。

中國這類作法見仁見智~
在超英趕美的民族尊嚴下,不計成本與需求的宣揚國格舉動
是否會比改善落差極大的城鄉發展所得、嚴重的人口、環境問題來的重要
這問題連中國人都很有不同看法,外人就不必評論與一頭熱...
Darfa wrote:
但其實,愈來愈多的外派,是要你能接受local pay,且愈來愈多的外商,其實他們的老闆都已經是中國人。
台資企業西進,已是擋不住的洪潮。撇開成本,最重要的市場,就在這裡。
台灣囡仔如果不加油,也許很快,我們印象中落後的陸仔,以後我們要彎腰叫他『老闆』。

市場在哪,機會就在哪~ 這是不變的鐵則
注意的是,是西進搶佔市場,或只是延長自己過時產品生命週期策略?
我在對岸發現不少不注重產品開發創意的台商,
不過幾年就被更便宜的陸商產品消滅取代,連帶在台灣累積的資本都賠下去...

台灣本就該努力加油,努力與世界接軌
這與中國是否掘起沒太大關係.......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at hand---天國近了。
不解這篇文在說什麼?
又不是沒去過對面,即使26的硬體設備再怎麼樣比台灣好、進步,那也只是沒有生命的硬體設施。
人文水準、衛生習慣依舊是低落、冷漠,也許是文革帶來的後遺症...
這不管砸再多錢都不太可能會改變,硬體與薪資很值得羨慕嗎?
這真的是窮得只剩下錢在心中計算的感覺的文...
要不是出差,鏡根本不可能也不想去對面晃。
那邊給鏡的感覺也只有賺錢至上、良心無用,是很現實的一個國度。
喝謊言欺瞞奶水下成長的孩子,不容易相信外界的真相。 說別人不敢面對二戰罪行,自己不也竄改戰史教育孩子?

hebrews wrote:
友達..... 我公...(恕刪)


大大的觀念很正確

分析的很有道理!!

但小弟沒有加分權 不好意思!^^


bvmbmb wrote:
不解這篇文在說什麼?...(恕刪)

贊同你的看法,
有一年去了上海出差,在新大樓中,建築另人改變對中國的看法,但上完廁所又讓我對他們有新的看法
因十多間廁所有4間的門鎖是壞的,
硬體是新蓋的,裡面佩備也很先進,但維護呢????
這是硬實力與軟實力的差別.
大陸的硬實力起來了,但軟實力還很差,
而通常軟實力不是你有錢就會起來,是需要時間培養的,
台灣在民國70年代也曾像中國一樣,但要軟型時就沒那麼快了,
日本也是相同情形
所以不用太看好中國
但也不用太看壞中國
他們也要面臨台灣同樣情形
搞不好會因些崩盤,
看美國怎麼整中國就知中國還有硬仗要打呢??
沒想像中的好過
多走幾個地方看看吧.

老是拿某些特定城區來作不對等的相比,會不會差太多呢?

我走出合肥火車站,連TAXI都搭不到呢,原因無他,滿街都是黑車,要價都是正常價的5倍,合肥也是一級城市喔.

美國再先進,也是會有沒水沒電的鳥地方,那要說美國其實很落後嗎?
Not Leehom wrote:
記得配溫開水喔


沒差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