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生育率 1年逾200億備戰!!

除了不敢生

許多30-40歲的未婚男女

缺少交友的管道 , 也是主因之一


大陸都有公辦相親 , 台灣這點輸人一大截

規定每個地方政府 , 半年要辦一次相親大會

相信報名的人數 , 會非常可觀


sony9 wrote:
講過很多次了

第一胎,送台北信義區房子一間約50坪
第二胎,送現金500萬可優存領25%.30年
第三胎,免費讀書到台大博士班都可讀明星學校免試升學.....
,...(恕刪)


這個政策實在是太棒了

不過真的這樣實施.國家應該也要倒了
我們那3%優秀的公務員又幫大家想到撒錢的辦法啦! 反正一年再多花300億而已,比起18% 的800億來講不痛不癢,每個人再多生個小奴便解決當前的問題了,人民為什麼不想生? 重要嗎?

我覺得房價也是造成年輕人不敢生小孩的原因

現在隨便一間都要一兩千萬,

貸款都接近千萬

夫妻再會賺,

扣掉房貸

還剩多少錢養小孩?

想到就不敢生了


dowob wrote:
搶救生育率 1年逾2...(恕刪)


如果是雙薪家庭,0~6歲養育費用高,因為白天必需要有保姆幫忙
保姆費用以台北縣(新北市)來說,白天公定價格15000起 ,北市更高

加上奶粉尿布衣服,一個月再加上5000左右,會依年零增加漸減

以過來人來說,如果是雙薪家庭,保姆費補助對我來說不好,因為有照保姆不好找,且恫常一個保姆最多可帶3個,在照顧上並無是那麼的完善,如果給長輩帶,是可減低保姆費,但確無法得到政府補助
如果可以因為生育1胎,所得扣除額提高為0~6歲一人可扣20W , 加上幼稚園4歲以上全額補助,應該對於想生小孩的會幫助很大

假設 民國84年時 22歲就考上公務員 等於民國62年次以前出生的公務員 退休後可享18%
要做到65歲退休 民國127年退休 醫學一定進步可還能活30年 到95歲掛點
約要到民國157年~160年才會讓所有18趴消失(有的18歲就考上公務員)
換句話說 民國100年 我生了一個孩子 從他20歲~60歲開始 要供養18趴到我孩子65歲退休為止!!!

我咧~~沒仔細算還不曉得 原來~不只 我爸 + 我+我小孩+我孫子
我等於一家4代都再繳18趴的稅~~以後小孩少課的稅更重~~

唉~~生小孩來這世界上~~ 當18趴奴工又是何苦來哉??

hob5378 wrote:
保姆費用以台北縣(新北市)來說,白天公定價格15000起 ,北市更高
加上奶粉尿布衣服,一個月再加上5000左右,會依年零增加漸減


15000 是南部行情吧!不然就是好幾個小孩擠一間小公寓.

加上奶粉尿布衣服,一個月再加上5000左右,會依年零增加漸減

到上小學是關鍵。
0-3歲 一年20萬 這還是保守
4-6歲 一年17萬 幼稚園、吃、穿、用都要錢.

衣服也是開銷、除非買一件50-100。或撿別人舊衣,不然小孩衣服比大人貴

吐司羊 wrote:
假設 民國84年時 22歲就考上公務員 等於民國62年次以前出生的公務員 退休後可享18%

要做到65歲退休 民國127年退休 醫學一定進步可還能活30年 到95歲掛點


你這點資訊好像有誤
是在84年前的年資才會去計18%
84年之後的會用所得替代率去換算年資(雖然也是不公平條款)
所以假若你是83年考上公務員
那也只有一年的年資比率可以用到18%而非用用整個公務年資計算



可愛小熊 wrote:
到上小學是關鍵。

0-3歲 一年20萬 這還是保守

4-6歲 一年17萬 幼稚園、吃、穿、用都要錢.


果然有精算過
我的估算也差不多這些
可是4-6歲也會有其他開銷出現~~如去動物園、遊樂園跟出國等
總之政府沒有良好的配套方法

會生小孩就大多只有三種人
一種是準備好了(經濟狀況良好)
另一種是一點都沒準備~可能還要家中接濟的
只有少部份是在創業維堅時生小孩


可愛小熊 wrote:
衣服也是開銷、除非買一件50-100。或撿別人舊衣,不然小孩衣服比大人貴

這部份我們是很幸運
目前衣服都是可以有人交接(而且看起來都很新且不錯看)
在小孩還不懂得計較時就拿人家的就好了
不然就是佛心來的久久再幫小孩買件新衣(雖然很多婆字輩都有贊助)

可愛小熊 wrote:
15000 是南部行...(恕刪)


北縣一個15000日托, 不是南部行情喔,有照保姆
不過我朋友最進它小孩日托是16000,全日托我不清楚,

撿別人家小孩依服省錢一些,不然小孩依服真它X的貴,

"0-3歲 一年20萬 這還是保守

4-6歲 一年17萬 幼稚園、吃、穿、用都要錢. "


差不多這樣,


無名ID wrote:
你這點資訊好像有誤是...(恕刪)


"會生小孩就大多只有三種人

一種是準備好了(經濟狀況良好)

另一種是一點都沒準備~可能還要家中接濟的

只有少部份是在創業維堅時生小孩"


我是一點都沒準備,但剛好還過的去 入=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