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sel wrote:
《孟子‧梁惠王上》就...(恕刪)


每個人可以選擇自己要不要相信啊
但是燒紙錢這種行為是不是陋習那是每個人主觀認定
沒有必要認為別人燒紙錢就認為自己比較高尚
愛燒的人應該燒新台幣
拿千元大鈔來燒最有誠意
怕熱就不要進廚房,還我ID哥

theresel wrote:
太多人抱持寧可信其有的消極態度
不自己動腦想想這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就照著先人的方式走

就像先人說坐月子不能洗頭一樣
現在都有吹風機烘罩,還有暖氣了
還是有些人死守不洗頭的祖訓
他們並沒有想清楚,為什麼先人坐月子不洗頭的原因
想清楚了,就會知道該不該繼續遵從

燒紙錢也是
寧可信其有???
那不是真的相信
只是"選擇"去相信而已
而且往往是不經大腦的選擇

想清楚了之後, 直接燒一張寫了收款人姓名的提款單. 金額多寡就看孝心了.
miabo wrote:
關於燒紙錢我怎麼聽到...(恕刪)


蔡倫的故事我聽過,根本是亂掰,他12就淨身入宮,怎會有家眷?

同樣是傳說,我還比較喜歡西遊記,吳承恩《西遊記》第十回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魏丞相遺書托冥吏

我參考網路,真正紙錢由來的好小說就要這樣寫:

有位漁翁張稍,常常補到很多魚,原來他三不五時就拜訪長安城一個賣卦的先生,每天送賣卦先生一尾金色鯉,算命的就告訴漁翁什麼時候,要在哪裡撒網,果真捕撈到許多魚蝦。

龍王知道後很緊張,擔心水族都被捕撈光了,就想去殺了這個算命的,旁邊的軍師就勸阻龍王去長安城,帶著雲雨會驚動人民。

龍王於是化身成秀士(才華洋溢的讀書人),改另一種方式,前往長安城踢館。


這位算命的,是知名袁天罡的叔父,袁守誠。

龍王問:「明天什麼時候下雨?雨有多少尺寸?」
算命師說:「明日辰時布雲,巳時發雷,午時下雨,未時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註一)
我算了一下,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如果以台尺(一台寸3.03公分,一台尺30.3 公分)來算的話。大約是 101公分,也就是降下了1010毫米的雨量。
4個小時下了1010毫米,時雨量252毫米,可能打破世界紀錄。
以前會有這麼驚人的雨量,機率大概很小,而且如果真的下了這麼大的雨,長安城一定汪洋一片,算命攤隔天是不可能存在的。

沒想到隔天,龍王接到玉帝敕旨,降雨時辰、數目絲毫不差,龍王被嚇到了。
龍王聽從旁人的建議,更改下雨時辰和大小。
之後他又變成秀士,說算命師說的不準,要算命師認罪,不然要他的命。
算命師說:「我不怕,我沒有死罪,只怕你有死罪。別人好瞞,但是你很難瞞我。你不是秀士,你是涇河龍王。你違背玉帝敕旨,改了時辰,剋了點數,犯了天條。你難逃死劫,竟然還在此罵我?」
龍王聽後嚇得毛骨悚然,向算命師跪拜請求原諒,也問他該怎麼辦?
算命師說「你明天午時三刻,要被丞相魏徵處斬。如果要性命,必須去找魏徵的老闆,也就是唐太宗幫忙。」
涇河龍王收了雲頭和霧角,就到皇宮,請唐太宗救他,皇帝也允諾。
皇帝隔天就宣魏徵入朝下棋,沒想下到一半魏徵睡著了,皇帝看了很高興,這下子龍王就可以保住性命了。
沒想到魏徵醒後,卻告訴唐太宗去斬龍王的事情,皇帝非常不安。
皇帝半夜就看到涇河龍王手提一顆血淋淋的頭,高叫:「唐太宗,還我命來!還我命來!你昨天答應要救我,怎麼魏徵還是來砍我?你出來,我要和你到閻羅王那裡折辨折辨(解釋)」他扯住太宗不放,太宗滿身大汗。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女真人上前,將楊柳枝用手一擺,那沒頭的龍悲悲啼啼,就往西北而去,原來是觀音菩薩來解救。
尉遲恭、秦叔寶知道後,就全幅武裝鎮守門外。皇帝果然就睡得安穩了。
唐太宗不忍心他們兩人這麼累,就請人把他們的畫像貼在門上驅邪。(這也是後來門神的由來)
不過受到驚嚇後,皇帝的身體越來越不好,已經交代後事。
魏徵寫了一封信,請皇帝到陰間的時候,交給酆都判官崔珏。
崔珏是太上先皇帝駕前之臣,在陰司擔任掌生死文簿的酆都判官,夢中常與魏徵相會。
魏徵說「皇帝把這封信交給他,看在我們的交情,應該就會放陛下回來。」
太宗聽完後,放在袖子裡面就駕崩了。

唐太宗到了陰間,很多鬼魂大喊:「還我命來!還我命來!」
唐太宗嚇到藏藏躲躲,請崔先生救他。
崔判官說:「那些都是枉死的鬼魂,不得超生,又無錢鈔盤纏,都是孤寒餓鬼。陛下必須給他們錢,我才救得了你。」
太宗說道:「我一個人來這裡,哪裡有帶錢?」
判官說:「陽間有一人,在我這裡寄放一些錢財,可以先向他借錢。」
崔判官說:「這人是河南開封府人氏,姓相名良,有十三庫金銀在此」
太宗就借錢發放給鬼魂,崔判官說:「這些金銀,你們可以拿去,請放走唐太宗,我送他還魂,請他到陽間做一個水陸大會,度汝等超生。」
眾鬼得到金銀,就散去了。
還魂前,崔判官又說:「陛下到陽間,千萬要做水陸大會,超度那無主的冤魂」
「若是陰司裡無報怨之聲,陽世間方得享太平之慶。」
三天來,眾臣相一直討論著立太子當皇帝的事情,棺中突然有聲音傳出來:「渰殺我耶!渰殺我耶!」大家都被嚇到,幾乎跑個精光。(渰:淹沒。通「淹」)
太宗還陽之後,就告訴大家在陰間發生的事情,包括發錢給鬼魂,還有答應要做水陸法會等等。
由於皇帝親身經歷紙錢的神奇,民間就開始有更多人焚燒紙錢。
以上就是另外一個燒紙錢的可能由來。
(偽)正妹四神器:妹妹頭、假睫毛、煙薰妝、放大片
唉 燒金紙 只是燒心安的 希望先人在地下有好日子過

外國人不燒 也不是活的好好的 也是家大業大....世界那麼大 只有中國人喜歡搞這個

爽到賣金紙的 一直推出新的金紙讓你買
看過劉柏君小姐(筆名索非亞)所著《靈界的譯者》一書,裡面講述作者幼時有陰陽眼擔任靈媒的故事,她的經驗是:無形乃以焚燒過後之灰燼為食,因此作者過去曾焚燒作業簿、衛生紙給「無形的朋友們」。

後來作者因厭倦擔任靈媒時宮廟利益糾葛惡鬥之醜態,故退休唸大學打棒球,目前可能為國內唯一女性棒球主審。因其所見宮廟皆烏煙瘴氣,所供神祇實乃無形附身,靈媒控制無形攫取利益,紙錢換台幣,在一偶然情況下前往清真寺,發現清真寺並無焚燒紙錢,所以無無形出沒,在因緣際會下,作者認識阿訇(穆斯林中之宗教領袖),在其引導下成為穆斯林。

作者的理念不鼓勵焚燒紙錢,因灰燼會吸引無形前來享用,如果作祟可使人類恐懼而享有灰燼供養,那無形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偽)正妹四神器:妹妹頭、假睫毛、煙薰妝、放大片
henry999 wrote:
像這樣的金紙約400...(恕刪)


基本來說,大多數金紙的紙漿來源都是使用廢紙再次利用,像是雜誌,報紙,書籍等....
簡單的說,那些被砍掉的樹,多數都不是因為金紙被砍的....

我小時候到生產金紙的紙漿工廠去看,滿地的雜誌,A書,還有教科書,都是利用這些回收再利用....

其實,金紙這市場已經快速在萎縮了,說真的也不用政府特意去禁止,在不用幾年會燒的人也不多了,剩下會燒的可能都是一些開公司或是服務業那種,一般的年輕家庭應該都不會燒太多,也許甚至都不燒了。

我家,就是從事生產金紙的工廠,我從小做到入伍前....(我退伍已經在外面工作了,假日才在家幫忙)
目前台灣多數的金紙都已經從對面和越南進口了,紙錢這產業在台灣也很難存活了....

迷信嗎?
我覺得,這只是一種寄託的方式,就像是平常遇到困難心裡求神,或是到廟裡燒香求平安求姻緣,還有坐個火車去求個永保安康的票根,在我覺得都是差不多的意思,只是不同的世代,不同的環境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去尋找寄託....

要說燒金紙可悲嗎?
但我也常看到很多人因為這行為而心靈得到慰藉...

要說燒金紙不環保嗎?
其實,這責任也不能逃避,畢竟燒了那麼多怎麼可能沒影響,但是這不是影響環境的最大元凶...

從小做到大,要我完全認同燒金紙的行為,我沒辦法....
但是要我全盤否定這燒金紙的行為,我也做不到....

因為環境在進步,社會在進步,大家的教育水準都在進步,回頭來看這些舊有的民間風俗行為,確實不環保,也沒有經濟的價值,不過對某些人來說這是個寄託一種抒發,而這些人會隨著時間慢慢凋零,到了最後這項民間風俗也回隨著時間存在記憶裡...

我覺得燒紙錢的行為就由時間和市場來淘汰就好....(就如同我家的工廠一樣,在過不久我也會和我老爸親手將他封存在我們的手上)
theresel wrote:
恩...但我強調的是...(恕刪)


說那麼多...
一句『寧可信其有』就打死一堆人了,
不知這句是誰發明的...
可以拿諾貝爾獎了...

pighead.jen wrote:
基本來說,大多數金紙...(恕刪)


正統的金紙是用竹子做的--燒完的灰燼是白的

如果燒完是黑的-就是有問題~


我家的都黑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