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馬路這遊戲規則, 早已經被設計成無限迴圈的施工方式!!!為何不用共通管線??為何不整合各單位挖馬路時間點??檢修時緊急開挖後的柏油回鋪驗收標準???如果大家靜下心來想想這可以去了解這實際上這遊戲規則是設計精密且環環相扣共犯結構體!!
謝謝網友們的回覆討論, 我應該補充一點工人們的態度是很好的, 當時施工針對我們停車都有很好的態度回應說, 可以停, 不會妨礙他們作業或是要麻煩我們停裡面一點, 我想這是值得嘉許的地方回應大大們的回覆---------Hedi-> 暫時回填柏油部分, 如果只是暫時性, 應該還是得用警示圍起來...因為真的會造成危險...你沒從上面騎過, 真的很滑; 再者...1999我已經利用過數次, 近1年來沒使用過, 但是之前的反應後的結果, 讓我覺得1999沒甚麼很大用處----------LevisLo-> 我想你說的是針對其他大大們說的挖了鋪好後又挖的狀況. 我也在舉個例子, 信義路松仁路交叉口之前因為捷運開挖, 狀況多的數不清...圍起來挖, 挖好後是用鐵板鋪, 就是那種臨時性, 跟路面有段差那種, 下雨天, 騎車騎過去真的很危險, 有段差, 機車基本上都是摳的一聲騎上去, 下雨天也是超滑, 那邊因為可以銜接信義快, 車流量又大 (我記得這件事曾經有上過新聞), 過沒多久, 鋪好了, 但是非常的不平...就是你騎車大概50左右, 會感覺突然像雲霄飛車那樣下降....然後又重鋪...我想此篇重點不是要抨擊營建業, 而是抨擊政府做事粗糙隨便注意小細節, 我相信人民都可以感受的到1. 臨時鋪, 需要考慮安全性, 並要警示標語或是把他先圍起來, 並固定派人注意是否因為風雨導致警示與被吹走或是造成路人安危2. 開挖完成後, 應該在一周內銜接道路鋪洗, 而不是等3個月此件開挖並不是挖好之後鋪了又挖, 是完工後, 只是用了臨時性卻又無認為為想標示, 卻等了3個月才重新鋪洗這些事情, 政府相關單位應該要有計畫, 為什麼政府一天到晚被抨擊, 就是因為沒有配套措施例如民生必需品的漲價, 配套措施在哪? 為什麼營養午餐的配套措施可以讓年收入百萬千萬的人也可以照顧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