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青鳥 wrote:如果要做信用卡的話,...(恕刪) 其實我一看到的第一個想法也是卡片保護套. 設計上容易發揮又實用~ 現在人人都一堆卡了, 再來一張不見的方便. 用卡套可以搭配任何一張卡片使用, 還可以套住我的識別證耶^^ 有了小惡魔卡套的加持, 讓卡片威力暴增百分百~~ 被小惡魔附身的白金卡, 可以當無限卡刷喔!!
chiang wrote:沒圖沒真象,拍些圖來...(恕刪) 哇!!蔣大您好!!!來了來了!!有圖有真象左上:JR 東日本 Suica (儲值金於最後一次利用日後十年內有效)右上:Sofmap 會員卡 (點數在最後一次消費後兩年內有效,卡片效期無限)左下:Animate 會員卡(點數效期無制限,卡片效期無制限)右下:FANCL 會員卡 (點數效期為最近一次購買日後一年,卡片效期無限)
戒了咖啡的山羊 wrote:右下:FANCL 會員卡 (點數效期為最近一次購買日後一年,卡片效期無限) 印象中日本很多卡片都是這樣的外型,插進機器後都可以印一些資料在上面,類似卡片的白板一樣,可以隨意擦寫。請問其他的卡片也是類似右下方的形式嗎? 還是刷條碼的?
Sofmap:單純的掃條碼(條碼在背面),厚度和台灣的加油站會員卡接近)Animate:磁氣辨識(類似日本的電話卡,厚度也差不多)Suica:這張是RFID卡(感應距離約十公分)FANCAL:這張就不曉得了,因為正面有會員號碼,背面沒有像Animate卡上的禁止磁氣干擾的警告或許是掃正面的號碼吧(厚度和Animate卡差不多)
帶卡片是很方便但是現在人卡片已經一堆了,我的建議可以改推RFID的手機吊飾與要鑰匙圈。除非一定是要用信用卡或現金卡這類的功能。不過考量卡片的需求數量開始估計。不然想一些有的沒的規劃可行性的不高的話沒有太大意義。
曾經收過一張很特別的會員卡是一片8公分的CD當作是會員卡囉....當然是某唱片公司的產品...裡面是幾首歌囉...不過到是覺得超薄行隨身碟+鑰匙圈不錯基本上現代人卡片已經一堆了尤其很多店家的會員卡 很少用感覺很無用這種卡大家應該都有一堆 最後都丟了icash已經做過了 老梗囉聯名卡更是了無新意....悠遊卡只有台北可用 也還好隨身碟倒是不嫌多不用太容量 如果作成鑰匙圈可以隨身攜帶 最實用有時臨時需要抓資料還可以派上用場...還有3C功能囉...不然就是瑞士刀?!會不會很怪?!但是記得放在隨身包包去搭飛機一定要先拿出來不然登機時被發現 只有丟掉一途...
這一張和5~6年前,錢櫃推出的一張吻鑽卡,型式很像。(從抽屜把卡找出來)卡的正反面都沒有條碼,只有在銀色那一個區塊裡,有卡號。所以應該是以人工輸入卡號來判別這張是什麼人的卡,非感應或讀取式。而銀色區塊,好像是含有金屬材料,上面的資料可以重複塗寫。至於原理,應該是利用高溫,將金屬表面原本的字給消除後,再重新印上去!這是申請時,服務人員的說明,當時覺得非常神奇,也不知道是不是正確。曾經好奇想利用打火機或熨斗來把字消除,不過最後還是不敢下手。戒了咖啡的山羊 wrote:FANCAL:這張就不曉得了,因為正面有會員號碼,背面沒有像Animate卡上的禁止磁氣干擾的警告或許是掃正面的號碼吧(厚度和Animate卡差不多)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