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定要有字 才算"語言"

能溝通的一種有邏輯的發聲模式 就是語言了呀~

為什麼有沒有字 會是語言的定義???
無聊,又有人在神話河洛話,
河洛話從來就不是官話,一直都是方言,
河洛話之所以比國語適合拿來唸古文,
是因為古時交通不發達,知識、語言傳遞很慢,大多數人文盲,
所以很多區域都有自己的方言,
也因這種封閉的特性,造成這些方言不易受不斷變化的官話干擾,
而保留較多的古音傳承下來,也就是適合念古文的原因。

再來就是居然有人說沒文字怎麼傳承下來,
這人是當作古代教育普及,文盲很少嗎?
不要搞笑了,
古代文盲率超高,古代人還不是一樣會說話,
建議這位 香梗辣味麵捲 不要再講這種丟人的話好嗎。

還有河洛話沒有文字最簡單的証明方式就是河洛話不是每句話都有正確的中文字對應,
有文字做為標準的語言會出現這種無法對應的情形嗎?
是當那些台文所的教授們吃飽太閒才去發明台文嗎?
所以方言就是方言,不要再神話它了。

語言只是溝通用的工具,
把它拿來當作劃分族群、捧自己族群的工具是自卑的人才會做的事。
lin88888 wrote:
我發現我拿湯匙喝湯時,小指都會不自覺翹起來,原來是塑化劑吃多了

趕緊用另一隻手蓋住
蓋的時候切記,另一隻手的小指千萬別翹起來

jackual0612 wrote:
一個沒有文字的 那...(恕刪)

四庫全書就是用河洛語寫的
不過憑你的程度一定不知道四庫全書誰寫的
更不知道啥是河洛語
你不用
你只要幫幫你自己就好了
希望google會用吧
aquaaqua wrote:
無聊,又有人在神話河...(恕刪)


當然無法對應,現在我們說的是"白話文",基礎是建立在當時全中國用的"官話",

不過來大陸工作後,別說像上海話、福州話這種跟普通話完全搭不上邊的會聽不懂,

就連山東腔、或其他腔調比較重的,也只能聽懂一兩句,當地人交談還是喜歡用他們家鄉話,

去過的地方說國語(普通話)的話,所有人都聽得統。(沒去過內陸,內陸不知)

和同事說一些不能讓當地人知道的事,台語真是萬無一失,正不正統不管,好用就好。


badday wrote:
經過你這麼一說

我發現我有時也會講這一句耶

不過是用台語,而且前面會在加個幹字



給你個讚~~這才是正港的台灣真男人...
可是漸漸的家裡也不會教小孩子說台語了
我感覺那個老外男只是用了比較誇張的方式而已.
年輕人現在不都是.一邊嗆你想怎樣,一邊打電話
烙人...
當年還沒被那麼多朔化劑毒害的年代.
不都是先禮後兵(先問侯人家老母,然後就上了)
哪像現在都要人多了才敢出手....
jason418 wrote:
我感覺那個老外男只是...(恕刪)







應該是街上那些娘砲小朋友害死了台灣,西門町一堆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