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想了解大陸的河北、北京、哈爾濱這些地方的朋友嗎?貌似比較冷門。


一切隨風去 wrote:
是的,大環境不一樣,...(恕刪)


不一定吧,中國古時候 有一區叫南蠻,類似現在的台灣原住民,又壯又會打架又會跑 !!
我想問哈爾濱冬天都-15度以下
這時飛機、車子是不是一般下大雪時就動不了?
有沒有常常下雪
自助旅行廁所好不好找?

若遇農曆春節吃住方不方便?
https://www.flickr.com/photos/aquamojo/sets/

canonlu wrote:
不一定吧,中國古時候...(恕刪)


南蠻那可廣了,春秋戰國時期南方的大部分地區都被稱為南蠻,長城外的也是稱為不開化的地方。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原來的稱呼明顯是不合適了。

其實你想想美國,原來都是印第安人,現在是什麼情況。

thunderbird wrote:
我想問哈爾濱冬天都-15度以下
這時飛機、車子是不是一般下大雪時就動不了?
有沒有常常下雪
自助旅行廁所好不好找?

若遇農曆春節吃住方不方便?(恕刪)


哈爾濱的冬天經常是白天最高溫度-15度。
遇到很大的雪確實就不能動了,不過大部分時候還是沒問題的,不用擔心那麼多,相對來說火車更保險。
經常下雪
廁所比較好找,找不到就問KFC、McD
農曆春節的話休假的人太多,很多餐館、旅館是不營業的。
請教個歷史性的問題,
1990年代有不少東北的日本遺孤返回日本。
這些遺孤的身份是如何認定的,不可能是驗DNA吧?!

mygadget wrote:
東北人身材是不是都比較高大.之前認識一個哈爾濱MM,不過她個子小小的...(恕刪)


一般來說北方人的身材比較高大,但並不代表所有人都高大,哈爾濱的人大部分是移民過去的,祖籍各地的都有。你看姚明那麼高能代表上海人都那麼高嗎?明顯不能。台灣人中很多也是從大陸北方過去的。



dumby wrote:
請教個歷史性的問題,...(恕刪)


很遺憾,這個我不是特別了解,那時候應該也沒DNA驗證吧。下面是我網上搜來的信息,真假只能自辯了。

================================================
http://baike.baidu.com/view/955866.htm

1945年8月9日,蘇聯紅軍迅速進入東北,日本政府放棄保護日僑的義務,缺少軍隊保護的日僑們,被迫緊急撤退,向大連,丹東集結,以期乘船回國,從而出現了百萬逃難大軍。據調查,日本遺僑中的絕大多數是開拓團在撤退時遺留下來的。特別是分散於吉林、黑龍江的開拓團民們(其中多為婦孺老弱)。
遺留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國策移民的結果。詳見日本國策移民。
日本政府的棄民政策
日本政府在秘密的制定《對蘇作戰計劃要綱》中,放棄對日僑的保
溫家寶會見日本遺孤
護。
關東軍由於軍力不夠,下達了「全民動員」的指令,徵召了開拓團的所有的十八歲到四十五歲的男性。開拓團中僅留下了老人、婦女和孩子,進而在接下來的逃亡路上,產生了大量的遺孤、殘留婦女。
負有保護日僑職責的關東軍只熱中於向後方大量後撤軍人和軍屬,完全沒有保護日僑。
日本政府、關東軍迫於戰況危急,完全封鎖消息,絲毫不讓開拓團知曉戰況。
日本政府的現地定居方針,方針中指示鑒於戰後帝國的復興及重建,關東軍總司令官制訂一個將可能多的日僑派留在中國大陸某一地域的計劃。

1950年日本政府對東北的未歸還者統計是26492人,1958年日本厚生勞動省特別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地區的未歸還者還有22187人。1959年日本政府公布了《關於未歸還者的特別措施法》,將那些在居留在中國的未歸還者,一律宣告為戰時死亡,取消其戶籍。日本厚生勞動省在1985年3月制定實施了一套針對遺華日僑的「身份擔保人制度」,規定即使是公費回國的遺華日僑家庭,必須徵得其日本親族的同意。然而由於各種原因,擔保人往往拒絕做「身份擔保人」。1989年,日本國會通過了《入境管理修訂法》,規定遺華日僑歸國之際,只有與日本本土人有血緣關係的嫡子才能夠被帶到日本,而那些被收養的遺華日僑的養子、繼子則被排除在外。這就等於拆散了殘留婦女在中國大陸所組成的家庭。由於十位日本殘留婦女強行回國,被扣留在日本機場,引起了日本國內民眾的注意和不滿,迫於國內壓力,1995年日本政府制定並實施了《中國殘留邦人援助法》,遺華日僑的回國事業成為日本國家的責任。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提供的資料,從昭和47年至平成7年(1972~1995年),赴日定居的殘留孤兒有2171人,攜帶配偶和子女人數達7801人。更多的人在中國度過了一生。


由於遺華日僑,在周圍沒有日本人的情況下,被迫與日本社會長期分離,而且個人價值觀長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熏陶,又沒能掌握完整日語能力和日本當今社會的生活習慣,因此,回國后大都喪失了在日本社會中的勞動能力(獲得收入的能力)。同時回國后,由於岐視和財政負擔,不被家庭接受,也造成了遺華日僑與日本家庭的隔閡,並且拒絕援助她們(他們),使她們(他們)的生計很艱難,每月只能領受政府的救濟金,目前九成以上的遺華日僑生活在日本社會的最底層。她們帶回去的子女,因為中日兩國文化不同,也很難適應日本學校的學習。她們(他們)是成為戰爭的受害者。
因此許多遺華日僑認為二戰時,日本政府鼓勵大量的日本人遷往滿洲居住,並且制定國策移民計劃,所以控告日本政府沒有提供足夠的援助,並要求道歉和向日本政府提出國家賠償。

Roadstar wrote:
哇!一切隨風去開版了...(恕刪)


謝謝你的祝福,樓蓋多高不重要,重要的是增進相互的了解。

祝你和你的老爺幸福。
一切隨風去 wrote:
http://baike.baidu.com/view/955866.htm...(恕刪)

官式的說法,以前也都看過。還是謝謝了。

會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爲,以前遇過幾個到日本的東北人
那些 高級幹部 的子女,剛好又有日本遺孤的”親戚"
(說法是,收留領養...之類的親戚關係)

而回到日本的遺孤,就成了那些東北人的最佳保證人
(在日本,許多事都會需要有保證人)

是不是你們那的人都比較有方向感啊!很久以前去北京玩迷路了,跟公安問路,他就回答像東走五分鐘然後再向南,曾經出國旅遊跟大陸人一起走時,他們也都會用東南西北來說明,我那時候就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我們這裡問路時回答不會用東南西北來回答,因為重點是,大部分人都搞不清楚東南西北啊!

另外,北京菜有好吃的嗎?我對於北京菜唯一的印象就是很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