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捷都快瀕臨破產 還蓋輕軌幹嘛?

高捷在過10年也不會賺錢,
人口沒有增加只有外移,
要提高搭乘人數,人口沒增加,搭車人怎麼會增加?
路又大又不塞車,一台小綿羊就可以凸歸高雄,小綿羊在高雄就是捷運。

vitesse wrote:
高捷在過10年也不會...(恕刪)


正解.高雄人口外移.企業外移.經濟實力不斷下降.市府不在這方面努力.只會花錢一直搞一些表面工程.中山凱旋路口單車道預算5千萬.故意多加2個升降梯就變1億8千萬.市容變漂亮又如何?這樣亂花市民的錢都不會心虛嗎?

piwu0531 wrote:
所以說依當初預估, 高捷日運量提升到45萬人次後即可像北捷一樣賺錢應該
不是完全不可能呀 ~~~
北捷也是日運量超過百萬後才開始賺的不是嗎 !!


把北捷的建造成本8000億攤進去,不要讓市政府編預算支出
營運100年也不會賺錢
==== 當然有人就是喜歡塞車或是延路聽到喇叭聲、引擎聲,尤其是新竹人特別喜歡吧。=======

不知講這什麼鬼話,不就是全台灣的錢都被台北高雄這兩大敗家子拿去亂揮霍作表面,其他地方就都分不到錢作建設嗎?? 然後因為台北高雄錢都拿來揮霍辦一大堆華而無用的活動或建設,知名度大增,全台各地的縣市長都跟著有樣學樣 (尤其台中學的最有樣),然後政府負債就越來越高.....

紹興師爺 wrote:
1.台北捷運會賺錢,...(恕刪)


剛隨手Google的
2009年台北市捷運盈餘3.3億,為2008年的50%
衰退也有3.3億,好像比你說賺2億也很難差很大喔。

至於高捷擴建遭杯葛...
為啥撇開顏色不談我還是覺得幹得真是好?
運輸建設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
但為啥我們要花錢補助使用率很低的地方高單價運輸系統?
我真的寧可花錢補助偏遠鄉鎮的交通也不願意讓人家使用高品質不壅塞的地鐵。
高雄市捷運系統只要沒辦法高峰承載期擠爆車廂(8節)離鋒仍就『座』率達50%.
就休想從俺口袋A出一毛錢來補助。
<如果>
萬事=人民對高捷的需求
東風=開始蓋捷運
<那要>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還是
有了東風等萬事俱備

piwu0531 wrote:
我是高雄人其實我以前...(恕刪)


其實我以前看好馬英九
誰知道
chiang:01上嘴砲太多了
我是台北人,不過也搬來高雄定居中,以我的觀察,高雄市的人文地理環境跟台北市有蠻大的差異,所以一堆公共交通系統,包括公車,捷運都是沒辦法達到經濟效益在硬撐著。
在台北市生活,我養一台汽車的成本很高,一個月光給汽車租一個車位就要四千多元,開車到哪裏也都是收費停車為主,花錢也不一定有位子停,(騎機車最方便,機動性高),倒過來看,台北公車,捷運密度之高,不但是市區裏重要的點都接的到,連上陽明山也不缺公車。環境造就市民習慣去使用大眾運輸系統。
在高雄生活,我同時養二台車,都有自己的停車位,也不用付停車月租費,開車到熱鬧的市區(博愛路、明誠路一帶、或者三多商圈,開車時間也不會太久,即使車較多,也不難找到停車位,機車都只在家裏附近才使用,更不會覺的捷運有多大的吸引力了(公車就不提了,路線不直接,等車時間又久,完全不列入使用考量)。
輕軌,嗯,我覺的高雄市政府不如把公車路線全部重新規劃,設計成都盡量單純只跑東西向、南北向的直線,一些過去的老街道不在這棋盤範圍上的,就用小巴來代替龐大的公車,就應該夠用了,也不至於增加這些老街道的交通負荷,輕軌只是多浪費成本而已。高雄市老是只想給市民一些夢想,卻沒有踏實的把現有的東西做好規劃,好好利用。你大興土木,看似在建設,其實只是讓子孫揹負愈來愈沉重的負債罷了,這是個很可怕的事情。

improvement wrote:
後來我們有建議過上級,高雄實施一戶一機車方案,超過也是可以買,但費用要加倍。算是有點強制性方案,但想也知道被打回來。很多好政策不是不可行,但執行下去可能就是上級換人,你是上級你會接受嗎?...(恕刪)


真有這種豬頭政策?幸好上級夠正常.有打回來.不然一定被罵到死.............


紹興師爺 wrote:
1.台北捷運會賺錢,...(恕刪)


又有政治狂熱者跳針了,打壓高雄?
要不要查一查即將興建的高雄港區
那些海洋文化中心等大型文化建設是誰買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