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市生活,我養一台汽車的成本很高,一個月光給汽車租一個車位就要四千多元,開車到哪裏也都是收費停車為主,花錢也不一定有位子停,(騎機車最方便,機動性高),倒過來看,台北公車,捷運密度之高,不但是市區裏重要的點都接的到,連上陽明山也不缺公車。環境造就市民習慣去使用大眾運輸系統。
在高雄生活,我同時養二台車,都有自己的停車位,也不用付停車月租費,開車到熱鬧的市區(博愛路、明誠路一帶、或者三多商圈,開車時間也不會太久,即使車較多,也不難找到停車位,機車都只在家裏附近才使用,更不會覺的捷運有多大的吸引力了(公車就不提了,路線不直接,等車時間又久,完全不列入使用考量)。
輕軌,嗯,我覺的高雄市政府不如把公車路線全部重新規劃,設計成都盡量單純只跑東西向、南北向的直線,一些過去的老街道不在這棋盤範圍上的,就用小巴來代替龐大的公車,就應該夠用了,也不至於增加這些老街道的交通負荷,輕軌只是多浪費成本而已。高雄市老是只想給市民一些夢想,卻沒有踏實的把現有的東西做好規劃,好好利用。你大興土木,看似在建設,其實只是讓子孫揹負愈來愈沉重的負債罷了,這是個很可怕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