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無知的子女把$白白浪費給葬儀社去做些對亡者無助的事情.....

把給葬儀社的$省下來, 用亡者的名義去印經布施更是對亡者有利!
對亡者最有利益的是臨終助念! 至少要8HR, 且不可碰觸亡者. 在醫院往生的, 尤其是加護病房/急診室的100%都在斷氣時被碰觸了! 這碰觸很可能會讓亡者產生嗔恨心而墮惡道. 所以接回家是最好的, 讓亡者能在最熟悉的家往生.
燒紙錢只有對去鬼道的才有利, 墮入其他道的就無助了. 獲益最大者乃紙錢相關行業.
'飭終需知'可多看幾遍.
阿彌陀佛.
joywood wrote:
20萬算省了~辦喪事...
比如:靈厝要大,靈堂要大,庫錢要多,7個7都要辦到妥當,告別式要盛大,出殯隊伍要一條龍,
一辦2個多月的不是沒有,如果是土葬更貴...
總之,辦喪事跟辦喜事一樣,很多錢是不得不花的,很多你覺得不好的(ex.燒庫錢不環保,長輩堅持出殯一定要請人來哭)也不得不作,不過,我想在老一代逐漸都去仙山團聚後,這些應該可以慢慢改進的~
忍忍忍
鎖螺絲 wrote:
以前傳統葬儀[不含土地費用]花一佰萬是很容易的事
我幾位公輩親人都大略花這個錢
棺木基本型就要5萭
再來做7旬就要35萬
1旬5萬元是至少有7-8個人從早念到晚到燒庫錢結束.
告別式佈置.花圈.罐頭塔.五子哭墓.倒退嚕.七爺八爺.陣頭.樂隊.辦桌至少3-40萬跑不掉
再加上搭棚租金.紙屋.紙人其他週邊費用破佰萬是很容易的事
而現在是政府推行火葬.喪禮簡單化
舉例現在只做3旬.人數.時間也都簡單化
各項費用公開化規格化
包括一般型塔.塔位20多萬就可做完
最多就再加告別式結束至親好友到餐廳吃宴費用
通常走道教儀式的版路是較為繁複
憶起十多年前,舅公那場就辦得〝淋漓盡致〞
因為是鎮長身退又加上為地方望族,所以家族一致決定喪事不得馬虎且一切盡量尊照古禮
從治喪一開始,〝大厝〞就停靈在我們祖厝的四合院,那時坊間還未有活動式冰櫃一方也
考量停柩時間甚長所以採用「打桶」方式盡可能避免溼氣滲入或棺裡氣味外漏
過程中當然是大小七、功德、藥懺、牽亡、大小殮等.....皆由道儀場場作到飽合
到了出殯當天,由於是「過五代」所以是依喜喪來走程,還有族親出動一隊穿著古服的仗儀
由古樂隊組領頭扛著一副副大副五牲來祭禮
待耗時冗長的家、公祭結束,由抬棺人員在田野間走段路後,所有送葬便浩浩蕩蕩開始驅車
前往鎮區繞行,路程中;隊伍還前往舅公故居在庭間已設好的香案前停棺,再由道士持旛仔
領子孫輩頌導後方才驅行前往土葬地點,整個喪儀從封棺到下葬由天剛破曉進程到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