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可以訂購
http://www.call.org.tw/helpfamily/resourse/index.php?screen_width=1280&
剛剛仔細看了一下:
7/10是訂購截止日.......
可不可能串連網友
使商周把錢用在正途
而不是拿來買自家的商品,一千萬耶
還是內政部要出面一下
現在訂應該只有十粒的因為我們公司這週訂,已經告知只剩下十粒的
其他的無法量產了
KenKuo wrote:
本來要發文的、搜尋後...(恕刪)


阿嬤被消費?? 真的嗎??

如果沒有商週的報導,阿嬤的故事根本沒人會知道,說不定也沒人關心,就一本商
業雜誌的立場來講,他們大可以去訪問郭台銘林百里,不必去理這些真正需要幫助
的人。而既然花下這麼多的人力物力做了深入報導,趁著大家有心捐款,為這一整
個事件的起因--自殺的防治做些正面的努力,有何不好?? 何來消費之有?? 報導弱
勢族群就該賠錢,就該捐款??

阿嬤的處境並不是商業週刊造成的,她的問題也不是隨便捐個幾十萬就解決的了的
,如果高金素梅真的有心要幫助阿嬤,她應該去推動立法以國家力量幫助弱勢的原
住民同胞,而不是在立委選舉前才來挖些新聞伸張正義,扼殺了一群想幫助弱勢的
文字工作者。

今天看了新聞,阿嬤跳出來說她之前被商週騙了,而商週自認倒楣,捐了200萬給阿
嬤。試問,200萬能讓阿嬤吉他的一群孫子們用多久,風潮一過又有誰在乎她及她的
孫子,除非高金素梅願意年年幫她賣水蜜桃,並安置她的孫子,解決就學及生活等等
問題,並推動立法保障他們的權利。不然,阿嬤終會回歸原點,繼續煩惱孫子的問題,
該解決的社會問題還是解決不了。但是經過政客的消費,我們大概再也看不到像大象
男孩及機器女孩這類的深入報導了。說真的,我要是商週總編,我會寧願去訪問華碩
的董事長請他談談品牌及代工分家的心路歷程,也不願再勞心勞力去寫這種累死人的
專題,最後自己還弄得一身腥。




yiing wrote:
阿嬤被消費?? 真的...(恕刪)

先弄清楚問題的癥結吧

到底可憐的是商週?還是水蜜桃阿嬤......

用水蜜桃阿嬤的故事募款、買商週自己的產品六千餘套

每套內含兩片DVD、一本水蜜桃阿嬤畫本(一套要多少?)

另外還有沒有列出的450萬劇場演出費用.....

都是靠水蜜桃阿嬤的故事、不給捐款也得給版稅吧?

最後請問、你確定你清楚自己在辯護什麼嗎?

連剛剛新聞都看到商週自己出來道歉了、你還能理直氣壯?
施振榮:能在紅海立足,就有資格看新的藍海~!!!
KenKuo wrote:
先弄清楚問題的癥結吧...(恕刪)


其實我們都不事當事人,都不清楚週刊和阿嬤之間當初是如何討論回饋事宜,我只是惋惜一
個好報導被一堆口水淹沒.....

一個還沒發展完全的故事,差別在於有人相信立委的指控,有人相信雜誌社的辯白,如此而已

喔,順便提一下,您的胡椒蝦文章蠻精采的,讓我口水留了好久.....感謝您的分享



yiing wrote:
其實我們都不事當事人...(恕刪)

媒體報導的枝枝節節我不想多討論(因為真真假假)

但確定的幾件事情:

1、水蜜桃阿嬤仍辛苦養育七個孫子
2、新聞爆發前、商周募款不是用於幫助水蜜桃阿嬤
3、商周已經出面道歉、並捐款200萬給水蜜桃阿嬤(200萬養七個孫、應該是杯水車薪)
4、已經有管道訂購水蜜桃

其他無助於改善主角生活的事情、個人覺得不是重點(但請不要把可憐人跟陰謀論扯上關係、看的很酸)

我已經在公司內募集團購中(公司台北員工約1400人)

至於胡椒蝦.......我自己重新看都好想吃....
施振榮:能在紅海立足,就有資格看新的藍海~!!!
現在的人是怎麼了?
這個記錄片不是為了阿嬤,是為了透過鏡頭去看「水蜜桃阿嬤」一家的故事來制作"兒童生命教育教材"
不是為了阿嬤一家而募款的,不知道高金是不是會錯誤了。
而在商周的網站清楚的說明了是"預計"募款1000萬元,那目前是募到6佰7拾幾萬。
上面有位網友說的振振有詞,每套幾萬幾萬的意指私相授受的
自己去看看執行明細

最後別像謝志偉耍嘴皮,我們要消費阿嬤的水蜜桃而不是阿嬤一家的故事。
其實小弟看商業周刊好幾年了

很高興的,在台灣目前的環境中,依然有人肯做這樣的題材

姑且不論出發點為何,讓我多認識了一些我所看不到的角落,這是不爭的事實

我相信報導弱勢族群,對於消費者的吸引力遠不及一些腥羶的新聞

並且在採訪與製作上,難度更勝於水果報或是數字周刊


對於商業周刊近年來的努力,我是給予高度的肯定

對於立委諸公近年來的表現,我實在無法以予茍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