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2ossa wrote:大學生起薪約25~28萬日幣(恕刪) 不曉得樓主怎麼會想大學生起薪有到25萬起跳的. 前陣子小弟的一些學長跟學姊也都忙著大四的就職活動.據我所知, 一般讀國立大學理工科的應屆畢業生起薪多半落於22~25萬左右. 而文科的多半能都22萬而已.這數據是根據我們大學(某間日本國立大學)所統計出來的資料. 若是讀私立大學畢業 (除了早稲田跟慶応以外)一般薪水也都在20~24萬而已. 而且能找的到工作就算很慶幸了!目前在日本找工作並不像想像中那麼好找.小弟我也在日本三年了, 但我還是覺得日本物價很高. 樓主剛所提到的一般消費其實不高, 但你可能忽略了一些其它的消費像在日本的國民健康保險費用跟國民年金等, 以一個20歲的大學生好了,一個月就要繳上14,100日幣加上至少4000千日圓的健保費.接下來再說房屋好了. 以租金一個月7萬日幣的房子絕對很難靠近都內中心, 假設上班地點在都心的話. 這些地點到新宿(都心點來看) 多半都需要30~60分鐘的搭車時間. 別忘了租屋要加上瓦斯,水電一個月至少1萬2起跳. 若加上手機跟網路. 最少也要2萬5日幣. 還有最後的交通通勤費呢.講到這, 小弟是以我個人觀點來看以及跟周遭日本人討論的結果, 一位應屆畢業的學生想在東京過生活是一定可以的,但絕對會過的很辛苦, 因為日本的物價其實還是很高的!!
asra大大一看就知道住日本很久了。BTW,租屋還要另外加上禮金一至兩個月,另外還得付仲介費半個月到一個月。日本的物價連日本人自己都覺得貴了,要是沒有年金跟一年兩次的分紅,很多日本人大概老了都過不下去了吧!還有一個例子,留學生應該都知道,要是出去聚個餐,最低消費大概是三千五百塊起跳吧,吃的普普通通,但卻喝得飽飽的(日本人的習慣,飲料放題)。我要表達的是,其實還有很多莫名其妙的費用會發生,我們只是短期滯在的外國人,有些費用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而要比較物價有很多方式,樓主用的類似「購買力平價」(PPP)的方式,倒也無可厚非,只是當地的資訊還需要蒐集完整一些才比較準確。小弟淺見~
小威 wrote:不曉得樓主怎麼會想大...(恕刪) 剛好人在名古屋前天才跟日本客戶聊到薪水確實是這樣新鮮人起薪25萬就算很高了不過日本公司大都有補助車馬費有些還有補助房屋費用有個不成文的算法30歲領三十萬40歲領四十萬但是日本人結婚以後老婆大都不工作一個男人的薪水要養一個家還有小孩的教育費用薪水要交給老婆再跟老婆請零用錢稅率也比我們高中午還得吃老婆做的便當如果老婆廚藝差的話我覺得真的蠻可憐的沒有想像中的快活啦男人下班去居酒屋喝個小酒也只能點個小小盤的小菜結婚後的男人很少會有人大方的請別人客唯二的好處3C跟汽車真的又好又便宜
揮劍千魂滅 wrote:還是腳踏實地點吧! ...(恕刪) 實在無法認同你的話...這幾年大學畢業生的起薪都很低(應該比我大畢時還低幾千),是大家都不努力嗎?要不然怎麼每個都那麼低...面試的時候, 面試官一定說, 我們行情就這樣, 一付你不要, 別人可以來做(你可以在面試時說你很實在丫,看你pay有沒有多加五毛錢)有些事情, 不是努力就有用的..所以我一開頭就說, 回這個文不用認真, 因為大多數人心中都有一把尺一說出來, 就違反版規了, 然後職業綠丁丁就會舉發..所以大家都只在比價格(表面話? 樓主應該是問WHY??), 那個上GOOGLE查一下就知了...原因呢? 不正如我先前所言...怪自己...為什麼不多兼幾個差...這樣$$就可以和日本人平起平坐果然還真有人這麼回答... @@如果你認真的討論背後原因 , 我看這篇文就出局了...01丁丁真的很多....如果我們拿日本人的PAY, 但物價同等於日本, 至少我們可以到低消費國家爽一下, 問題是...看不出我們有什麼條件做到這樣....千錯萬錯都是自個兒的錯, 錯只在於你生錯地方....大家一起學日本, 努力吧? 但事實薪水都沒調, 言下之意就是大家都不夠努力....實在看不懂在寫什麼...現在火熱的王建民, 不是標準台勞嗎? 技術好, 但薪水硬是比日本低很多....他不夠努力嗎?技術不夠好嗎?大家應該問,我們為什麼都這個價, 而我們的能力又不輸人>。。。01上久了, 你就知什麼是版規了。。。
funkyguy wrote:實在無法認同你的話....(恕刪) 你好像會錯意了吧全民努力=>開發外銷 => 外資提高 =>經濟成長 => 公司賺錢 =>薪水提高當然如果你很努力...起新低...但比其他人強升職你薪水自然也提高不過看他的文顯然是指全民努力經濟成長的問題罵丁丁之前好像應該要先搞董對方的文
smallricey wrote:你好像會錯意了吧全民...(恕刪) 他有說起薪吧。。。你再努力也是日本的1/2到1/3。。。你可以拿你們公司能力最強的, 去跟日本的比。。。看看差多少。。。至於丁丁。。你看第一版的某一位網友。。。它在別版是不是有舉發別人。。何況你剛畢業,誰知你能力如何?套用你簡單的邏輯,你再努力也帶動不了全體國民的努力。。。你的pay高不代表別人跟你一樣高。。。不正如我先頭所說, 要怪怪自己。。。這樣才不會違規。。。可否告訴大家你們公司的起薪呢(大畢的)表現很令人耳目一新的。薪水又是多少。。。讓大家流口水。。。公司很賺錢的,難道老板就會提供比市場行情價高出很多的pay嗎?如果是這樣, 王建民就不會到美國當台勞了。。。物價高並不可恥。。但就怕人民所得的收入無法支付足夠的生活開銷。。。同意樓下所說, 美國日常生活消費品是很便宜的。。。。原因大多數人都知道, 只是不能在01說。。。
正好在另一個討論串我有貼IMF統計2006年台灣與日本GDP跟購買力平價後的GDP資料,即使是IMF,這樣的統計也難免會有比較貨品組合的代表性跟替代性商品所造成的誤差,但相信還是比樓上蠻多大大感覺來感覺去或是僅用單一商品來比來得準。日本2006年GDP是USD$36431,台灣是USD$15271,日本是台灣的2.39倍。考量購買力平價後,日本是USD$32640,台灣是 USD$29203,日本是台灣的1.12倍。就算台灣物價上漲,2007年的實質購買力將會下降,但重點是樓主所提的觀點對嗎?經過購買力平價後,日本的實質所得反而低於名目所得,這樣代表物價其實是高還是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