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 中國時報 很可惜...以前 的 中國時報很中立, 文章中肯, 善用圖表, 數據分析, 參考性及可信度高..更是 學生時代 剪報資料的來源.......不知怎麼, 近年來 嚴重偏藍, 都報一些負面的, 每天看報 心情就不好.. 有時跟本不想看,直接回收..但我家還是訂, 因為我媽説 她習慣看中國時報的 副刊......不想換... 最近看道 Apple 的廣告, 訂報排名. 中國時報 竟然到掉到榜外.....倒是 自由時報 快和 Apple 一樣多... 有點驚...至於 中國時報 的 背後老闆 是不是 "中國", 我想..這種事還是不要亂說 .....
我是很少“買”報紙的,除非是當天王建民有精彩的表現不過最近一年來因為麥當勞早餐的關係看過幾次中國時報…每次都是讓我有很不可思議的感覺,怎麼會有一份這樣的報紙,它的標題寫得很聳動,但內容卻和它的標題完全相反…這是在搞笑嗎?還是腦筋急轉彎,而且就是在頭版、二版三版,我覺得沒有辦法接受這樣一分報紙唯一對我來說,它的主編是王健壯,讓我從懷疑嘿嘿嘿事件中的呂副總統變成相信她了…
我從小學高年級開始訂中國時報,看到退伍後工作沒空看為止,也有10多年了.小弟之前的工作剛好跟中時報系有往來,知道一些不為外人所知的事,所以中時會變的這麼快(越來越差)一點也不覺得奇怪.......中時在創辦人余紀忠老先生在的時候的確是一份好報紙,但是從幾年前創辦人去世以後,繼任者.....我只能說實在不是辦報紙的料!而且很明顯的威望也不足,據說秘書們各擁其主...創辦人高尚的報人情操一點也沒遺傳到,倒是被詐騙集團騙了七位數的信用卡款好像比較為人所知.報社的定位開始改變也是創辦人不在了以後才開始的,在我覺得現在的中時很多新聞都比聯合還要聯合,其他與政治無關的反而越來越差.從之前時報周刊的改版就可以猜測中時的下一步是什麼,了無新意只是模仿水果日報與數字週刊,最糟的是學的還不像...想當年中時甘冒得罪國民黨高層的危險在社論上仗義直言(如聲援陶百川),到現在格局越來越小,老是圍繞在特定的人與事......蘋果會賣的好不是沒有原因的!但是輸給自由時報就實在是太丟臉了,如果再這樣下去.說再見絕對是遲早的事!
中華民國發行公信會(ABC)進行有費報發行量稽核組織,早從一九八○年代就開始,當年中時、聯合各自誇耀為第一大報,但是真正成立後,不願加入.我看是不敢加入如果敢加入稽核話,第三,第四,小報的名次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