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魏龍豪和吳兆南的相聲集錦附的書,共有四本,目前三缺一,只有一.二.四二論典故門裏一個人唸"閃"門裏二個人唸...?門裏三個人唸...?門裏四個人唸. ...?還有史上最爽上課時間表,真想上班也照這個排二論典故只有找到文字檔
TenWen wrote:其實吳兆南和魏龍豪他們說的才是真正正統的相聲之後從李立群那輩起那是說唱表演藝術...並非真正傳統的相聲 這要看你怎麼定義正統了,藝術也是與時俱進,以形式上的變化把相聲與說唱表演藝術作區隔,當然是一種標準,但如果以傳統講究的師承源流來看,吳兆南和魏龍豪當初走紅台灣時哪算甚麼正統?那叫海青腿兒,挖苦外行人的講法,說他們沒門戶沒拜過師傅啊.以前江湖人講究師承,其實是種保護工作權的辦法,管你多有本事,要吃這行飯就得有師承,不然行內人找麻煩抵制你,讓你在本地容不下身,相聲這行當也是江湖生意的一種,辛苦人掙錢的方式,吳兆南當年是好人家出身的公子哥兒,要不是因為戰亂流落台灣,怎麼可能吃上這行飯?他在台灣紅了幾十年後才拜侯寶林為師,這是補資歷,不見得是為了藝術更上一層樓,這就好像著名的琴師楊寶忠拜錫子剛為師一樣,楊寶忠老早就是梨園一把好胡琴,錫子剛資格老歸老,藝術造詣未必高過楊,只是因為楊原是唱戲,因為敗嗓才改操琴,照規矩就是得拜個老師,不然壞了規矩.吳兆南其實是很敢於創新的人,看他發明蒙古烤肉這件事就知道,他能無中生有憑空構建出一個傳統,影響力不比金庸創造出少林七十二絕技差,現在人人熟悉蒙古烤肉,還會因此懷想大漠晴空下割烹的恣意豪情,此吳公之功也,這世界在民國40年之前是不存在蒙古烤肉BBQ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