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有很多意外的收穫

BEIOWOLF wrote:
我們已經有一個國語算是世界上的主流語種了。
即便是老外來台灣要學語言,也是學國語,而不是閩南語。
學了國語到大陸還可以用,學了閩南語,連在台灣都不一定百分百通了!
薪水高低則是看普羅大眾會英文和會閩南語的差距。
不是每個台灣人都能開月入20、30萬的店。
絕大多數人都還是上班族,而會英文的薪水絕對比會閩南語的高。
而各項專才如果除了專業還多了英文能力,市場馬上擴大到全世界。
雖然不是說會英文一定會賺大錢,但擁有流利的英文能力絕對比會流利閩南語賺到大錢的機會高。
世界的現實是殘酷的,全世界不會有多少人會為了台灣而學閩南語。
而我們在課堂上教學生閩南語,只是浪費了他們精通另一種國際語言的機會。
依照目前台灣的趨勢,流利的閩南語在未來可能只是幫台灣人找到一份廈門的業務工作罷了!
路跑一哥 wrote:
我之前有提過,薪水高低與專業技能的深度有關,水電是一種技能.土木是一種技能,英文也是,但英文只是其中一種
而你是單純的以會不會英文,來決定薪水高低(這就是我們討論沒有交集的原因)
問題是,高薪的行業很多種,無論是這社會上,還是各家公司,需要的都是各方面.各領域的精英和專才,不可能一間公司只需要英文流利的專才而已,也就是說,只要你的專才夠精深,一樣能擁有高薪,這專才不是非英文不可,所這就是所謂的行行出狀元
所以我才會說,英文流利薪水高,也要擺對地方,因為"術業有專攻",擺在錯的地方,它就變成一文不值,其實各行各業也有很多不需流利英文就能擁有高薪的職業
我剛也舉過例了,如果我是包工程的水電老闆,要高薪聘請電機.土木工程師,我一定優先挑選電機.土木專才
也就是,以包工程這行業來說,高薪的原因是會電機.土木,而不是會英文(我並不是排斥英文,我英文也不會比較差,只是某些企業主需要的不是英文人才),當然,除了主要的電機.土木專才外,同時會英文.閩南.客家話更好,人多會幾種技能不是壞事,不需要特別去排斥某一種技能或語言
至於會不會賺大錢,除了努力充實各方面專才之外,也要機運,台灣一年出了不少外語系畢業的人才,但真正如你口中領高薪.做國際.跨國事業做到嚇嚇叫的佔多少比率?有不少外語系出來的薪水,還比不上一個語文能力差的科技工程師
像我們這邊有一個大戶,有一個女業務是專門替他服務,累積業績的,就因為這大戶是個阿伯,只會講台語,而當初營業員就只有她一個台語親切流利,所以這大戶從此就做業績給她了,英文好在那當下沒用,因為人家就是要會方言的,這就是機運
世界各地的人要不要為了台灣學閩南語,其實與我們無關,畢竟外國人不在台灣工作生活,他們並無迫切需要
可是踏在我們這塊土地成長.工作的人需不需要學習?我想,就增加就業技能的角度來看,多會一種語言就多一份競爭力,人力銀行有不少工作是要求國台語流利吧?這一比較起來,反而英文要求精通的不是那麼普遍,至於找工作也不見得一定要往國外找,我有很多朋友在國內都很罩的住.能力很強,賺不少呀,為什麼非要跑到國外不可?
BEIOWOLF wrote:
我並不是單純的以會不會英文來決定薪水的高低。
就像我之前說過,一個專才如果除了專業以外,還有流利的英文,那絕對是有利而無弊的!
有流利的英文能力,可以有機會和選擇去海外工作或是在某些外商工作。
這些薪水都比擁有流利閩南語能力的高。
閩南語講的再好,優勢有限。
舉例來說,假設今天那位女業務員有流利的英語能力,她可能可以接到海外的大單。
而那位阿伯如果沒有遇到一位會講閩南語的業務員,他有很大的可能還是會下單,
因為會閩南語不是必須的。
就好像在美國,如果遇到會中文的醫生很方便,但你不會因為鎮上沒有會中文的醫生而不去看病吧!
講回閩南語和英語的部分。
一個人的能力很強賺很多錢,的確不一定要出國。
但是如果他能力很強,配上流利的英文能力,他有極大的機會能夠賺更多的錢。
如果要最大化台灣人的機會,那絕對不會是讓大家講的一口流利的閩南語。
一口流利的英語,那怕以後要逃難躲債打零工,機會都比人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