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說各頻段對量子態,不一定到打斷化學鍵才會造成對蛋白質的影響,例如微波的主要是轉動態,一樣造成一些功效,例如可以煮東西等,拿不同頻段的電磁波來討論,真得有點不倫不類,恐懼建立在無知上,但相同的知識也不是讓人所向無敵,反而會對未知更謹慎,環保聯盟這件事的問題,在於她們的專業背景不足,講出來的東西讓人實在難以信服,但人類對電磁波的未知也還有相當的程度的努力空間(不然我就失業了),我覺得在這個部份,政府單位在制定各頻段SAR時,的確要多參考歐洲的標準,另外在民眾有疑慮的地方,可以多做一些檢測,例如聽說NCC好像有這項服務,當然如果還有另外的團體,例如工研院量測中心(不知道有沒有相關服務),這樣至少爭議可以減少一些。另外個人感覺,似乎台北的基地台相當有效率,跟LA比好像收訊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