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mark wrote:從以上案例來看中國雖然佔了全球60%的高鐵總量,但只出過一單事故而全球其他地區佔了40%的高鐵總量,發生事故的概率卻佔了事故總量的95%以上 高鐵跟快速列車差很多吧。你舉的事故很多都不是高鐵只是一般的快速電車而已。至於全球有重大死傷的數個高鐵事故,溫州就佔了一個。
budinx wrote:高鐵跟快速列車差很多吧。你舉的事故很多都不是高鐵只是一般的快速電車而已。至於全球有重大死傷的數個高鐵事故,溫州就佔了一個。(恕刪) 什麼快速列車?如果細分的話一個叫動車,一個叫高鐵溫州那個是D301動車,是D字母開頭的,嚴格細分叫動車時速在200-250也就是所謂的快速列車動車在原有軌道上行駛,不用新建軌道高鐵是G開頭的時速在250-380如果按照你的標準再細分的話,只能證明10年來,中國高鐵目前是零事故率G字母開頭的叫高鐵,時速比D字頭要快高鐵必須在專用高速軌道上行駛,必須新建
唉, 台灣人你可以不求長進, 但不要矇起眼睛幻想別人跟你一樣不長進好嗎? 中國各種重工業都是從內須培養產業, 然後再去併掉競爭者. 高鐵, 飛機, 汽車都是這個模式. 是啦, 要我選我也不敢坐大陸商用飛機,但人家的國家產業發展計畫之嚴謹, 執行力之高, 我們真的只能窩在自己的鐵皮屋裡嘲笑人家五十年前好窮! 話說咱們的IDF當初可是打趴對岸的殲七殲八, 現在呢? 人家隱形戰機滿天飛了, 我們還在到處找散落四方的漢翔工程師們.
jason_cas wrote:唉, 台灣人你可以...(恕刪) 台灣歷史上兩次大規模吸收了中國所有國力和頂尖人才歷史上最多和大陸也就只能維持50年的優勢正常的當初的雄心壯志,現在只能偏安一方因為有實力的雄心壯志的那幫人都老去了有野心的新人在舞台不夠大,都想出去闖闖這個是沒辦法的舞台太小,格局太小,自然人才會不斷溜走這就是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趙雲關羽劉備馬超黃忠諸葛亮都老死了,一個姜維和一個廖化還有什麼用靠自己培養始終還是不夠滴要吸收美國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國現在也開始學美國了,以前文革封閉的不行,現在看透了台灣還在以前的格局下放不開,典型的傳統漢人思維
ofdma wrote:你覺得這事情無關痛癢,跑來發文做甚麼?你如果覺得有關痛癢,又憑甚麼說大多數人覺得無關痛癢?(恕刪) 因為他無關痛癢所以也想別人跟著他一起無關痛癢啊這種人很多所以很多頂尖人才在台灣呆不住周圍都是無關痛癢的人,就他一個人痛,受不了這環境了選擇走了,不回來了
哇~考試100分 wrote:「我接過模型,翻過來一看,底下竟然是'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他說:「模型是我們造的,飛機卻是他們賣的。你們想想,我們要造多少飛機模型才能換他們的一架飛機?我越想這買賣越不划算呀!」!」...(恕刪) 人家領導人想的是幾十年後的事,看的是產業如何升級,國家如何強大。我們的領導人呢?之前人家要做高鐵,我們嘲笑。現在人家是全世界高鐵的龍頭。我們呢?之前人家要上太空,我們嘲笑。人家現在連月亮都上了。我們呢?現在人家要做飛機,我們還是嘲笑。十幾年後,我相信中國會做得到的,而到時我們很多人應該還是自我感覺良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