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走了一趟廈門,我發現對岸也有相同問題,本地的年輕人不太講閩南話,會講的大概是80前的,在街上主要還是用普通話,與我同行的廈門同事1972年出生,我們兩都用閩南話交談其實台灣的閩南話除澎湖與宜蘭及一些中部沿海地區外,我認為早就演化成很台式的通用腔(尤其是大台北區),不過跟廈門人聊之共通性還蠻高的,反而跟新馬福建籍華人聊天才痛苦,不注意聽還真不知在說什麼其實語言多會些不吃虧,在不相識及認同上是非常好用的社交工具,我父親是新竹海陸腔客家人,母是宜蘭漳州腔閩南裔,所以客語與台語我都能交談流利,但我兩個女兒方言就不大行,我對她們的底限是台語會聽就好~嘿,其實是自己懶得教啦!
x0825460 wrote:我台灣人...一半...(恕刪) 你這種語言錯亂的情形,其實在多語使用者上還滿常見的比如馬來西亞華人,一句話可能參雜了、馬來語、福建話(閩南語)、廣東話、潮州話、印度各地的方言可是他們溝通卻沒有障礙我想你的情況原因大概是很少人像一樣懂這麼多的各地方言,才會這麼麻煩但說話前思考一下倒也不是壞事,至少可以說錯話的機率
現在的年輕人估計很多 可能會聽 但要很流利的說 應該是有困難然後南北的情況可能也不同...我自己是大陸人說的70后(六年級生)小時候是因為父母 爺爺奶奶都說閩南語 自然就會說會聽不過在學校還是都是講國語然後現在又長時間都待在大陸 閩南語感覺是越來越生疏估計下一代的人(00后的)會講會聽的會更少我的小孩就沒有那個機會跟環境來學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