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0 wrote:
另外重點在"機會",許多非電機相關科系的朋友們在進入社會之後有這樣辛苦獲得報酬的機會嗎?
知福惜福
如果今天大家不論科系全都憑能力進入園區競爭,我想或許有許多朋友連抱怨的機會都沒有


大家都各自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社會就是這樣,
進什麼大學、選什麼科系、做什麼行業都看個人的努力與機運,
如果講到園區工程師就要被當成是享受高薪的一群人,
因為享受最多國家資源,所以比諸其它行業不公平等等,
這樣的說法就太沈重也不夠公道了。


ddcatt wrote:


大家都各自為了更...(恕刪)


請再觀樓主發言,今天除園區工程師外

何來大學生起薪基本三萬三的?

這樣的差距是存在的,個人也不用"不公平"這三字,因為沒有意義,世界本不公平,所以用的是"差距"二字

之前還有新聞冷門科系碩士生去競爭垃圾清潔員工作

當然這個我們可以看成是特例

不過電機科系相對於其他科系在這社會上機會的確大些不是嗎?

我之前所言完全沒有認為園區工程師絕對的高報酬,或是可以輕鬆獲得高報酬之意

不過工程師朋友們只要願意努力至少有高報酬的機會不是嗎?

以上
那請問一下是哪些人得了便宜還賣乖呢?另外,我是所謂在高科技上班的國立大學碩士生,我太太是國立大學畢業生,但是,我太太賺得比我還多,工時比我還少。我想不必去強調電機系畢業工作的機會一定比較多,重點是個人,不管任何科系,社會是競爭的,沒有競爭力的人管他是什麼系都一樣,我記得我唸書的時候,剛好是MBA最熱門的時候呢。媒體一窩蜂強調讀了MBA未來是多麼光明啊。而且所謂的用全體納稅人的資源來成就科技業就不是個沈重的大帽子嗎?國家的資源運用一定有道理,如果,花了很多資源但是沒有回收的產業,也沒人會做吧。這不就是現實嗎?的確要知福惜福,但我認為有些人只是把他的狀況寫出來讓大家知道,並不需要再去扯其他人的例子,然後呼籲所謂的科技人要知福惜福吧。
alex0 wrote:
我沒有把諸位工程師朋友"都"當成"得了便宜還賣乖"

引言部分還請您察看

另外重點在"機會",許多非電機相關科系的朋友們在進入社會之後有這樣辛苦獲得報酬的機會嗎?

不管是國立還是私立大學

知福惜福

如果今天大家不論科系全都憑能力進入園區競爭,我想或許有許多朋友連抱怨的機會都沒有

這是我想說的重點

以上
我覺得你不需要刻意強調,所謂的"園區工程師",因為你所說的狀況,其實包含所有的高階人力資源,而這也其他領域的博士或碩士都有機會,並不是所謂電機系獨有,難道只有工程師努力才有高報酬嗎?這個社會一樣有許多行業也是願意努力就有高報酬,請不要單獨強調工程師好嗎?各行各業的菁英拿到的薪水也不一定比較少喔。
alex0 wrote:
請再觀樓主發言,今天除園區工程師外

何來大學生起薪基本三萬三的?

這樣的差距是存在的,個人也不用"不公平"這三字,因為沒有意義,世界本不公平,所以用的是"差距"二字

之前還有新聞冷門科系碩士生去競爭垃圾清潔員工作

當然這個我們可以看成是特例

不過電機科系相對於其他科系在這社會上機會的確大些不是嗎?

我之前所言完全沒有認為園區工程師絕對的高報酬,或是可以輕鬆獲得高報酬之意

不過工程師朋友們只要願意努力至少有高報酬的機會不是嗎?

以上
calvinshiu wrote:
那請問一下是哪些人得..

所謂的用全體納稅人的資源來成就科技業就不是個沈重的大帽子嗎

.(恕刪)


對,所以我並沒有說國家投入資源到電子產業是錯的

另外是事實的事情(國家投入資源於電子業)何來沈重之帽?

我還真希望國家投入資源到建築業

我朋友是台大土研所畢業,可否請您介紹一下相關產業有股票+獎金的公司

他也很努力也很優秀

今天如果是台大電機所,職涯想必有相當大程度不同吧

這就是我說的"願意努力的機會"

在這社會上的確有很多人就算他願意努力也沒有機會的

所以我才說"知福惜福"

諸觀版上諸位網友發言,多半是"我們的辛苦外人不瞭解啦云云",這樣真的是好的態度嗎?我不表評論

我已經說過,我能瞭解工程師朋友的辛苦,我也有許多工程師朋友,但是他們從不會抱怨自己辛苦

或是說"我們的辛苦外人不瞭解啦云云"等話,我們的相處也很融洽

以上

補充:我不是已經說過,我不願意用"得了便宜還賣乖",為何您不看完整本人發言?

快發年終了
不管領多領少
請記得第一件事情
去醫院做一次健康檢查,確定一下過完年是要繼續做
還是要去準備準備了

剛轉換到一家外商
他們的出差人員來這邊吃好 住好
假日來上班還可補休或是換錢
他們很不解,為何台灣工程師(我們的外包商)為何這麼的不顧家庭與生活
只能說不景氣的時代,卑微地賣命,以換得生活的保障吧
alex0 wrote:
我之前所言完全沒有認為園區工程師絕對的高報酬,或是可以輕鬆獲得高報酬之意
不過工程師朋友們只要願意努力至少有高報酬的機會不是嗎?


我覺得您邏輯上怪怪的,
既然您也認知到在園區工作的人沒有絕對的高報酬,
又何來下判斷說只要努力工作就有高報酬的機會?

園區早年當然不錯,
但現在基層工程師做得要死要領沒多少錢的也是很多....
幸運些的領個正常的薪水(沒有股票),盡可能正常地上下班,
積極些的懷著將來也許有機會的想法而更賣命工作,
但將來如何也沒人知道,
也許換間公司會更好些?
但哪個行業不是如此?

因此我實在覺得您不需特別強調園區工程師相對於其它行業如何如何....

各位不要打嘴炮好嗎 看了就覺得很好笑

一樣在園區工作 有人做研發 有人看機台 有人做業務

各個位置都有他們的特性在 當然 看職位 不是所有的都很苦

基本上都是在辦公室動腦的一群 比起我家窗外那群建築工地的工人輕鬆多了

各位就不要再抱怨啦~

電子產業目前是台灣最熱門的

也替台灣賺了不少 這是不可抹滅的事實 在園區幹的 就認命點

拿錢換生命 我同意!!!

進到那行 就乖乖的做 要健康 就離開那~ 相對的報酬會減少


這是個人的一點感想



某人說:你們到底還要我怎樣~~ 我笑了 這樣足以承擔重責大任嗎? 他~靠的住嗎

我之前所言完全沒有認為園區工程師絕對的高報酬,或是可以輕鬆獲得高報酬之意
不過工程師朋友們只要願意努力至少有高報酬的機會不是嗎?
ddcatt wrote:
我覺得您邏輯上怪...(恕刪)


我的話很難懂?

1.園區工程師本就沒有絕對的高報酬---意思是"不是園區工程師就"一定"是高報酬"
2.但是願意努力有高報酬的機會大

何來邏輯怪怪?

另"促產條例"也請您參酌,您就瞭解我意思
肝指數是指GPT嗎??
108的人還可以活著喔?
我剛剛翻了我公司的健康檢查報告,
我的是19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