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改用繁體字的可能性?

Jey.T wrote:
昨晚電視某節目看到幾...(恕刪)


大陸朋友認識的,沒有看不懂繁體
其实我觉得 台湾应该恢复用小篆 大笑]

说简体字是中共造的 建议先去了解一下民间俗体字
如果有看大陸劇的話
例如時代設定在清朝的
劇中場景出現的文字就是繁體字啊
(不是指配音的字幕喔)
原則上大陸那邊拍戲其實還蠻考究的
時代設定在哪
劇中場景出現的文字就會是那個朝代的

其實當初大陸要推簡體字
(包括國民黨政權時期也考慮過要推簡體字)
目的是要讓更多人方便認字寫字
但現在大陸因為生育率低
父母都會讓小朋友去接受教育
所以這一點應該不需要太擔心了

考量點應該是例如已經習慣簡體字的人會不會排斥之類的
但是如果站在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
(不牽涉意識型態,例如繁體=台灣、簡體=中國)
我想大陸有些人應該也是不排斥
(例如古裝劇中就是會出現繁體字)
杜甫的詩句「渚清沙白鳥飛迴」,簡化字寫作「渚清沙白鸟飞回」
「迴」字本有「迴旋」的意思,意境本是在天空中盤繞
但「迴」變成「回」難免會讓人誤解為「飛回來」,從而丟失原本的語境

以前國民黨政權其實也有在進行某種程度的漢字簡化
只是後來共產黨政權更大張旗鼓的推動簡體字
所以這件事就變成意識型態上的問題了
第一批簡體字表
1934年1月,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第29次常委會通過了錢玄同的《搜採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呈請教育部施行。經教育部批准同意後,委託錢玄同主持編選《簡體字譜》。因為有爭議,1936年2月,《第一批簡體字表》被收回。

1935年8月,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收簡體字324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要廢止同一個漢字的「繁體字」、淘汰「異體字」、合併漢字[註 1]有所不同。《第一批簡體字表》明確說明:[1]

簡體字為筆畫省簡之字,易認易寫,別於正體字而言,得以代繁寫之正體字;
本表所列之簡體字,包括俗字、古字、草書等體,俗字如「体、宝、岩、蚕」等,古字如「气、无、処、广」等,草書如「时、实、为、会」等,皆為已有而通俗習用者。

不過,此次簡化卻引起了軒然大波。考試院院長戴季陶尤為反對。1936年2月教育部奉行政院命令,訓令「簡體字應暫緩推行」。這批簡體字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化字總表》有所不同,例如「處」簡化為「処」而不是「处」。

歷史

1920年,語言學家錢玄同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主張推廣簡體字。[2]

1922年,錢玄同和北京大學教授黎錦熙向中華民國政府國語統一籌備會第四次大會提交了文件《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對此表示關注。[2] 他詢問教育部部長王世傑的意見如何。[2] 王世傑回復道:「我個人認為,有的漢字筆畫確實太多,應該作些簡化,但只能逐步進行。」[2] 於是,蔣中正決定逐步推行簡體字。[2] 王世傑把簡體字的事情全權交予黎錦熙處理,黎錦熙提交了1000餘字的簡化字,王世傑認為太多,刪減到三四百字。[2]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8月21日),王世傑頒布國民政府教育部第11400號部令,向全社會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共計324個;並公布《推行簡體字辦法》9條。[2]此後簡體字於小學及民眾教學課本推行。[3]

考試院院長戴季陶聽聞後,向蔣中正說:「簡化漢字十分荒謬,破壞了中國文化」,並三個月拒絕參加國民黨會議。[2]

蔣中正思考後,決定暫時擱置簡化字方案。[2] 此後一直未有機會再次實行。



20170411 攝於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會被保留使用有競爭力的字體是在於字體美感,有些簡體子看上去有點像狗啃終將被遺棄,篆體覺得最有藝術美感...

不過就書寫效率該是簡體超強效率..
對岸改繁體是要統一的節奏嗎?

Jey.T wrote:
昨晚電視某節目看到...(恕刪)
不可能
由繁入簡易,由簡入繁難


Jey.T wrote:
昨晚電視某節目看到...(恕刪)
就中文的二個系統罷了,只是有時候難免看走眼,上次不就有人把通商寬農(通商宽农)說成了通商寬衣(通商宽衣)
只是更換文字系統,不僅滋事體大而且花費巨大。

類似的例子有蒙古國使用的斯拉夫新蒙文,就一直有人提議重新使用傳統老蒙文。
而且蒙古人歷史上就使用過五、六種文字系統,只是除了新、老蒙文,其他大概都無人使用了(像八思巴文)
從漢人來了島上以後一切都變了,黑暗籠罩了我們的前途,從我小的時候,族中的長老就有一個疑問,我們該怎麼做?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
gn00448694 wrote:
推簡體字其中有個原因是為了消除文盲,用繁體字文盲會升高,這對中國官方來說是不樂見的


消除文盲,這是當初一堆笨蛋"自以為"而已。
事實上簡字的結構性差、關聯性較低,因此較難觸類旁通,曾有針對此議題的學術研究,結論是簡字的學習的理解與記憶上上並沒有比傳統中文容易。
唯一的優點是"筆劃少"帶來的"易寫",但這在電腦普及之後,已並無必要性。

ps. 天底下沒有"繁體字"這東西,沒有畫蛇添足何來"繁"?
連外國人都比較懂、比較精確
simplified Chinese (簡化中文)
traditional Chinese (傳統中文)
如果連這都分不清楚,就別討論了。

mkhsu wrote:
洗地洗得好認真,但...(恕刪)

文字的部分我覺得你是對的
因為如果真的要推廣
一定是教的會(除非有閱讀障礙)
一次兩次不會寫
十次總會了吧

可是一胎化是真的有他的道理在
有太多小孩
會是很大的負擔
特別是落後國家
一遇天災甚麼的
真的會餓死人
而那時的大陸就是那樣的環境
後來是經濟起飛,充足勞動力讓他們成為世界工廠
可是也因一胎化
人口紅利慢慢消失
這時一胎化就是很腦殘的做法了
不過就算廢了
大陸家庭也不會生太多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