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ters1999 wrote:
漢族來島上以前在大陸上得到的土地全部來自矮黑人種(包括南島族系),
南亞語民族(柬埔寨和南越)皮膚黑個子小,
比較可能有矮黑人(尼格利陀人種)混血。
但是頭髮卷曲比例不大,
混血成份應該也不高。
尼格利陀人種曾經廣布南印度東南亞至華南,
皮膚黑身材矮頭髮卷曲如同布須曼人(上帝也瘋狂的歷蘇),
和蒙古人種完全不同。
南島語民族來自百越,
北臺灣泰雅族膚白身材中等,
看起來也和苗傜僮侗等民族較接近。
漢族的起源有西亞說和西伯利亞說,
沒有定論。
tnkk01 wrote:
南亞語民族(柬埔寨...(恕刪)
winters1999 wrote:
---------
這個遠親要看多遠
比如比照DNA數據,和漢族最接近的歐洲民族是芬蘭的薩米爾人,據推測是非洲出走后在伊朗高原分手的兄弟族群。
地理差距比宋遼金遠到不知哪裡去了,
...(恕刪)
winters1999 wrote:
從新疆甘肅等遺址挖出的遺骸乃至壁畫以及雕像等顯示的人種特征接近於高加索人種
winters1999 wrote:
這些都違背人類進化的一般規律,速度太快
winters1999 wrote:
蚩尤的直屬後代堅持不通婚不同化的苗彝等族都有明顯的矮黑人特征,是南島語系的遠親
winters1999 wrote:
這是目前檢測出的數據
問題有2個
一。O的傳播路徑和目前已知的歷史不相符,周和秦都起源於西北,不在O的傳播路徑上
二。R1A的傳播路徑復合目前已知歷史,且目前中國佔比5%以下
所以我的結論,5000年前的所謂“漢”是R1A型,在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被0型替換了,5000年前的漢和薩米人是遠親,現在的漢和當年的漢是截然不同的生物群體。
至於台灣有R1A,也有可能是從大陸戰敗逃來台灣的,遠在目前已知歷史以前
.(恕刪)
winters1999 wrote:
一。O的傳播路徑和目前已知的歷史不相符,周和秦都起源於西北,不在O的傳播路徑上.(恕刪)
winters1999 wrote:
二。R1A的傳播路徑復合目前已知歷史,且目前中國佔比5%以下.(恕刪)
winters1999 wrote:
所以我的結論,5000年前的所謂“漢”是R1A型,在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被0型替換了,5000年前的漢和薩米人是遠親,現在的漢和當年的漢是截然不同的生物群體。.(恕刪)
winters1999 wrote:
至於台灣有R1A,也有可能是從大陸戰敗逃來台灣的,遠在目前已知歷史以前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