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東西方靈學(真的有冤親債主嗎?)

分享網友提點我的 空觀
出處學佛網。

http://text.xuefo.net/show1_337891.htm

———————————————————
净界法师:修空观的三种方法

 2016/4/13 8:42:00    热度:2816   

  以无常修空观

  从无常切入空观。你观察它是一时的、无常的—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无我所以空。

  那么无常观,它的特点就是它这个药力道很强,尤其是你对财色名食睡这一块烦恼特别重的人,用无常观它是药到病除,它药效很快。当然它也有缺点,这一帖药不能常用,因为它这个在修空观的时候,它夹带了苦谛的思考,它不是运用一种中道的平常心来修空观,它是夹带苦谛的思惟来修空观。因为它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所以它这种空观,天台宗智者大师给它一句话叫做“灭色取空”,它是把相状毁灭了,然后再进入空性。

  所以这个地方对整个大乘来说,你要修菩提心,你这个时候要借相。佛法认为相状没有好坏,它只是让你假借的,你用相状来修空观,叫从假入空;你用相状来修菩提心,叫从空出假。所以相状是可以借的,但是无常观把相状给破坏了。你这个药如果经常用的话,对你以后修菩提心会有困难。所以无常观修得太厉害,古德说有两个过失:第一个忘失大悲;第二个不乐修善。你对积集资粮没有兴趣,反正它都是无常的吗!所以无常观的这个空观,它的好就好在药效猛利,但它的缺点就是说要适可而止,这个法门适可而止,操作适可而止就好。

  以因缘修空观

  第二个就是唯识学说的,从因缘来修空观。观察这一切法都是缘生缘灭,都是自变自缘,你自己的阿赖耶识变现,第六意识去攀缘它,其实没有一个真实的实体,所以因缘性空。

  那么这个唯识学的空观,它主要是破你心中的遍计执,就是你不能分别,人生只能受用,你不能够去解读它,最好的人生就是不解读,你不解读就是最好的解读,就人生毫无意义,所有的意义都是你自己捏造出来的。

  所以人生只就是一个“如”的境界,就是“那样就是那样”,没有对错、没有好坏,只是因果的显现,如此而已。所以这个无分别智,佛陀的意思,他不让你的心去住在这个外境,他要把你的心往菩提心、往净土方向去引导,你不能把你的心力,往娑婆世界去分散。所以这无分别智就是说,它等于是把你对娑婆世界的整个攀缘的心,整个门关掉,把门关掉了。

  因为你没有办法分别,你就不能得到任何的资讯,你就没有办法去解读人生,你没办法解读,你就不能执著。

  所以唯识学有一个很重要的话,叫“唯识无义”。人生的概念,都是你自己编出来的,人生本来就没有意义的,人生的成败得失,它只是因果的显现,成败得失这四个字,是你自己捏造出来的,这种概念是你捏造出来。所以它那个破名言,就是说你要告诉你自己:人生所有的概念,都是你捏造出来的,而且是毫无意义,这个时候你对它的执著攀缘就断了。我们不可能去攀缘一个没有意义的东西吧,因为它不值得你攀缘,它毫无意义。

  所以这个唯识学的空观,它不破坏相状。诸位,它不坏相,就是相状还是存在,但是你的心不迷、不取、不动,它是破坏你的名言,你不要去乱解释人生,因为你一解释,你就想要去执著,你就想要去主宰,你就把生死业力给带动起来了。所以人生只能够轻轻地走过去,你不能够动任何名言的,你要把所有的精神体力放在来生,唯识的意思就是这样,用在实践你的理想。我们以后会讲到菩提心,人生只有一个意义,就是实践你的愿望而已—历事练心,积集资粮。所以唯识学就是说,它从无分别智里面切断了你任何的攀缘心跟执著的心,因为我们不可能去执著一个毫无意义的东西。这个唯识学厉害,它不坏外在的相状,它把你的分别心停下来,这个是唯识的空观,比无常观更高明,而且力道也不差,这是从因缘切入空性。


  安住实相修空观

  第三个是从真如,本来清净。是你本来什么都没有嘛,本来什么就没有,你今生来这里,你也没有得到什么,你也没有失去什么,人生本来就不增不减嘛,没有得也没有失,也没有好也没有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嘛。你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走的时候也是什么都没有,只有过程,就是本来清净,当然这个观法是比较微细了。

  这三种空观都可以,唯识学强调的第二种:修无分别智。破坏你对人生的概念,因为这种概念是生死的根本。好,我们先把无分别智解释完了,这个地方有没有问题?你至少要知道怎么操作,可能你还很生疏,至少这个操作方法你要懂。无分别智就是唯识的空观,就是断除你的分别心,消除你的名言分别,把人生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你不要对人生加油添醋,就是还它个本来面目,它该是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要把你的概念,加到因缘的假相上去。

————————————————
我突然有一個有趣的想法。

世間就像一個修煉場。

誰能把業全斷了,就能成佛。
沒有冤親債主,要怎麼輕易的從你的口袋裡掏出錢,更甚者還能叫你獻身,這麼好用怎能不用。
科學講法好像是四度,五度....
所以基本上地球不會存在毀減
人類不會滅亡,只是能量的轉換
,保護地球是假議題
wenchih01 wrote:
...(恕刪)...
我突然有一個有趣的想法。

世間就像一個修煉場。

誰能把業全斷了,就能成佛。

請試證明 悉達多先生 是 業全斷了 而成的佛 ... ?

─ ─ ─

等一下一定會有這麼說的︰

沒有啊,那個是在「表演」啊

我說的就是這個 -- 有很多人〔誤以為〕要把整個人生舞台"滅盡"

才能像 悉達多先生 一樣的成功?

但事實上

就連 悉達多先生 本人,也沒把他自己的人生舞台"滅盡"啊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Soul73213 wrote:
說到量子力學明明就...(恕刪)


跟學習願意有關聯

我學習了 智慧型手機 裡的通訊軟體可以打免費的電話

很多人習慣於當下並不打算學習更多東西 包容更多元

在量子學的領域
時間是不連續性
未來能影響過去....老實講我無法參透

但如果有多重空間多重宇宙那可以合理解釋







水云 wrote:
我說的就是這個 -- 有很多人〔誤以為〕要把整個人生舞台"滅盡"

才能像 悉達多先生 一樣的成功?

但事實上

就連 悉達多先生 本人,也沒把他自己的人生舞台"滅盡"啊

...(恕刪)


我想您指的是:遠離一切“滅盡”情緣的修行方式。

我的新體悟:面對事物應該以一個旁觀者從旁觀看,不應該加註自己的是非觀念在上面。避免牽動其他“業”的產生。境隨心轉

人與人之間的現世報很容易察覺到,難察覺到的是其他生死業力的因果報。

例如:我當兵時候深夜站安全士官哨。一隻老鼠沿著牆邊跑,剛好我腳尖抬高。牠就剛好卡住在我的鞋底下。

我可以選擇抬腳放了牠,也可以選擇踩死牠。

一開始我心中評估是溝鼠還是錢鼠。如果是錢鼠就放了牠。

但當時我還是選擇踩死牠。我慢慢加重腳的力量,從鞋底清楚傳來牠脊椎斷裂的感覺。

牠被我踩死之後查看牠是什麼老鼠。原來牠是隻錢鼠。

雖是小事但心裡還是掛念著這件事情,心中的業也產生。

wenchih01 wrote:
我想您指的是:遠離...(恕刪)

你如過因爲傷害牠而起慈悲心,以後不去傷害其他物命,牠讓你轉善念,牠也有功德。
你就多行善業迴向給牠,內心的業也會因懺悔而漸消。
如還繼續害命,那的業力也會日增。致於業是什麼?
每個宗教都有說,只是表達不同。
心迷法華轉,悟時轉法華。你可把法華改成業去看
重點要看受害者肯不肯放下,而不是加害者不將事罣礙於心!
被殺所產生之怨恨心執藏於對方的阿賴耶識,
哪天又再次相遇時,也許彼此皆處人道或自己淪為畜生道,
業力牽引的結果,又是殺來殺去的戲碼...

「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琉璃王誅釋迦族的故事

琉璃王因故率大兵攻打迦毗羅閱城,把城裡居民盡數殺戮,當時佛陀頭痛了三天。

諸大弟子都請佛設法解救,佛說:「定業難轉。」

目犍連尊者以神通力用缽將藏釋迦親族五百人藏於空中,以為能把他們救出,哪知放下來時,已盡變為血水。

諸大弟子請問佛,佛便將過去村民吃魚類那段公案說出,那時的大魚就是現在的琉璃王前身;他率領的軍隊,就是當日池裡的魚類;現在被殺的羅閱城居民,就是當日吃魚的人;佛本身就是當日的小孩,因為敲了魚頭三下,所以現在要遭頭痛三天之報。

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vu84vu wrote:
重點要看受害者肯不肯...(恕刪)


v大 我可以借用您的為何學佛作為例子,向水云大解釋。何謂斷業成佛嗎?
wenchih01 wrote:
v大 我可以借用您的為何學佛作為例子,向水云大解釋。何謂斷業成佛嗎?

OK!不過不太了解其相關性。

佛=覺者=覺醒的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