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職場在不同年資下有不同表現,初入待遇福利,,工作待遇及職場穩定度是否隨年資同步增長,職場年限是否夠久,福利與退休制度是否優渥....等等,不是待遇兩個字這麼簡單,不然擺攤開計程車賺的都可輕易電爆,什麼學歷都不需要



什麼年紀作什麼,學生就是讀書,努力在這方面追求,在範圍內本就有強弱之分無可避免,承認別人強很困難?畢業出社會後是另外一回事,大家在不同基點尋求人生發展
台灣社會最大問題一直是仇視,仇視比自己富有的人,仇視比自己高學歷的人,認為那有什麼了不起?如果全台高等一流大學只有一個系,產出的人力根本沒有其他學校同系畢業生的生存空間,其他校系畢業生還能生存?學校能活?有幾間大學敢開這麼多冷門系?選擇一流大學冷門系的全是看學校?這種思考法實在太不尊重別人的人生選擇,世界只存活在自己選擇的範圍太狹隘
資料數據是理性統計出來的結果,不參雜任何感情,也就是種絕對,貼出來就是讓所有人清楚知道現在是什麼,很多網友的回應是未來的發展狀況,我自己家族小孩就有2個讀東吳....我會不知道學生在課業上素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