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原po說的沒錯..

理應應該將台灣所有的閘門改成日本那種..比較長 雙向使用 速度極快

台北得閘門做的比較短 而且閘道在中間 不像日本一般沒人通過是開的..

一有人過去會自動判斷閘道的位置..
台北:一般走路速度 走 刷卡 卡到 等閘道開 再恢復正常速度
日本:一般走路速度 走 刷卡或是車票 不用停下來 直接過去..
在日本 甚至你用跑的 也不會被閘道卡住!!(前提是你跑過去前面沒人加上你的票要刷過)

我個人覺得以前的閘道真的很誇張..還用那種3支鐵棒用轉的 很無言..

話說日本的閘道系統真的做的很好 從台北捷運未開通前 我在日本就是那種閘道了..

以上為台北捷運和日本我親自體驗過的經驗~

來補一個日本的改札口吧~~

曾去東京自助時,在上班時間搭地鐵,人還真多到不像話,
車廂內還有宣導[請將背包取下,用手提著,避免妨礙其他乘客]
的播報及文宣,可知日本人是[充分利用空間]。

我想很多人都有在尖峰時段搭捷運、公車或電車時,背著背包的人在你身旁轉個身,
背包順勢往你身上招呼的經驗吧。

或許日後會看到台灣大眾運輸工具也會有這樣的宣導。
畢竟,公德心不是一蹴可及的。
更何況大部分的人都隨性慣了。
chiang:人願意把15年的青春歲月奉獻給你.......想想自己何德何能啊!
台北捷運以前的三隻鐵棒的確是誇張,人都堵住了,但是現在這樣的閘門還ok吧,尖峰時刻閘門幾乎都不關的壓,只要走過去悠遊卡刷過去就好了,這跟日本地鐵不是類似嗎?只是台北人有些人拿悠遊卡都到閘門口才拿,後面就卡住了....,台北捷運運量跟世界各大主要捷運系統比起來低多了,大家拿來比的都是什麼日本,英國,香港的,我只搭過東京地鐵跟香港地鐵,說真的,台北捷運我是覺得以這種運量來看,設備和服務進步是不會快的,台北現在才幾條線,看看路上的摩托車就知道了,還是一堆人騎車,捷運路線還不夠密集,等什麼南京東路,松江,信義,環狀線等等都弄起來,民眾都來搭捷運的時候,運量提高,看台北捷運還會不會再進化一次吧,就像那時候用磁票,換成現在的感應硬幣一樣,不然說真的啦,台北捷運除了上下班時間,其餘時間捷運上空的跟什麼一樣,六日的人潮也不如上下班時間多,但是反觀各位提的香港日本地鐵就不同了,只要地鐵站有開,一定都是人,我不誇張,去年去兩次香港,最晚有搭過最後一班地鐵,那班列車上的人數比台北捷運早上7點人還多...............台北捷運先提高搭乘率再說吧!!多建幾條路線,乘客多了設備自然就會好了啦(因為會很多人來抱怨)
其實像日本的改札口 台北車站就有了 只是好像不是雙向的??

有興趣的人可以買一張電子票去刷刷看..不過我是不知道票反過來 橫的放 可不可以通過了
日本不管你的票是怎樣放都可以過的去 超酷的..有些改札口還可以放2張以上的票(怕你的卡錢不夠)進去
他一樣會計算~

呵呵..不過.查了一下日本鄰近的國家所使用的改札口 竟然沒一個國家跟他一樣...

這種好東西我看是日本限定(開玩笑) XD

總之台灣還有進步的空間啦..至少我覺得台灣的捷運車廂比日本大~

台灣加油啦~~~~
喔....

我曾經有過三張車票放進去的經驗.

一張乘車券, 一張新幹線特急券,
一張是指定券改時段後的新車票.

全放進去, 標記會印在正確的車票上.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有哪位發現......
suica比悠遊卡感應來的差嗎?

我換了約三張的suica......都是這樣 = =
有點奇怪
我第一天去坐的時候
有廣播從那邊開門下車
然後下一班就沒有廣播從那裡開門下車
速度感覺也不太一樣= =

不過現在還在試營運
磨合期過應該會比較好吧!!
不過用"有點失敗的高雄捷運"
來形容
我覺得有點過頭了!!
toners wrote:
老實說我覺的蠻無聊的...(恕刪)


那位仁兄的文章從沒中肯過,你認真就.....
旅行、潛水、攝影、趴趴走 www.wedding58.com
感應卡的正確使用方式是 touch n go,
也就是要 touch 才會感應.

Suica 的個人使用經驗, 是一張走透透.
不過建議跟磁性物質分開放, 如手機.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台北捷運有那麼糟嗎?搭了兩年前胸貼後背的日本電車,我到沒有特別的感覺。對於座位的設計,相較於對望的一字型,我比較喜歡現在台北的方式。但人潮堵在一起的情況台北真的糟糕得多。

人潮流動要快,人的因素也很重要,台北捷運上下車時,有些人還是喜歡慢慢晃,(相對於汽車右轉禮讓行人,但斑馬線上盡是散步的行人。),東京人尖峰時段的快速集體移動,站在一旁觀看,還真是會讓人不寒而慄,會覺得,那是人類嗎?

題外話,台北捷運的尖峰時段常常也是前胸貼後背了,我又回復到以前在東京搭車的標準動作,將雙手互握置於胸前,這是自清的預防動作,怕哪位女士突然尖叫時,為了表明絕不是我幹的安全站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