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不花錢的旅遊方法很多~~
老師給的議題確實另類~~但是內容似乎太過攏統了,難免學生會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願意給學生幫助~~是那些阿姨叔叔大媽好心
但是這些學生我覺得在接收這些熱心民眾的同時~~應該先想想是不是這些人的負擔有沒有加重
1000多元的車錢~~可能這位阿姨表面上說不打緊~願意給這些學生,這只是我的一個想法罷了
但是現在景氣不好~這些學生是不是該想想會不會讓這位阿姨無故去多增加一筆開銷,也許他家人心理
就不是滋味也不一定,這些沒看見的背後~~也是該值得思考
10歲看智力,20歲看學歷,30歲看能力,40歲看經歷,50看財力
60看體力,70看病歷,80看黃曆
這點應該都不用懷疑
像小弟喜歡到山上走走
但是台灣環狀的山很少
所以起點跟終點通常不會在同一個地方
也因此要想辦法回到起點
常一個人走在山路時就會有車子靠近
問我要去哪?
對方如果不順路也會載我到離我目的地比較近的地方
類似嶺東這樣的活動跟友人也曾策劃過
一群人先到某起點(如屏東)
將身上所有東西(包括現金、信用卡、手機)交給一位不參與活動的友人
兩兩一組
然後想辦法到終點(如台北)
遊戲有幾個規則
一、可跟路人借錢,每個路人最多只能借50元
二、跟路人借錢、求助,同組的兩個人要分別去交涉,不能只靠其中一人
三、一定要跟路人要到住址,然後將所借金額寄回
但這個活動一直沒辦成
因為友人認為要跟路人開口借錢是一件很難的事
這也是當初策劃活動的目的(如何開口跟不認識的人求助)
至於嶺東的老師跟學生們當初對這個活動的定義是什麼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也許原本的出發點跟目的是好的
只是大家認知上有些不同
有所思
思念佳人藏心中
有所夢
夢裏無緣來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