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子反應爐將以液態鈉取代水來冷卻! 大家覺得裝在台灣十六個縣市近郊如何?

是阿

只會說核能低碳,誰誰誰都狂用

講到核廢料就開始顧左右言他

說可以運給別人處裡,什麼鬼再濃縮

就問你台灣核電廠的核廢料什麼時候有這些事情

什麼時候有這種處理方法

侯大大當初不是也一直哭核電廠都在他家不公平嗎

啊轉個頭又說核電好棒棒?

選舉的時候不吭聲,選完了說要核能

燒煤不要,燒天然氣不要,太陽能板說讓氣溫變高,風力發電說鯨豚死亡翻倍

真的只能用愛發電了阿

有個無敵新核能沒核廢料又安全或是搞核融合

誰會傻到不去用

又不是腦袋壞了

搞了全世界都不缺電,天天空調開到飽

資料中心,台積電XX廠隨便蓋

氫氣電解隨便上,電動車掰掰

誰不想要我就問

跟誰執政什麼關係
金銀俊
這問的是新的核能反應爐! 大家要是以意識形態來看待! 所有的發電對所居住的周邊的住戶都是不友善的! 畢竟工廠在你家旁邊都會有污染! 空汙! 噪音! 交通! 變電所! 等等都是大家不愛的!
oculata wrote:
只要有空氣,液態鈉就會變成氫氧化鈉... 只要接觸到水,就是高熱與氫氣然後氫爆,
這絕對不是有保護作用的東西。

那你應該說氫氧化鈉有腐蝕性,不是液態鈉有腐蝕性,液態鈉跟氫氧化鈉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東西,管路裡跑的是液態鈉,不是氫氧化鈉。液態鈉是在封閉的管路運作,原則上跟空氣隔絕,當然也會跟水隔絕。

oculata wrote:
把不能碰水碰空氣的液態鈉跟核燃料放一起,你就祈禱反應爐與散熱系統運作永遠完美無缺,隨便壞個東西你就知道修起來頭有多痛了,日本文殊就是血淋淋的教訓。

有血淋淋的教訓,也有成功的案例,而且是在五十年前就成功了。目前發展中的第四代反應爐,也把鈉冷快中子爐列入其中一個主要發展方向,表示反應爐用液態鈉冷卻有一定的可行性。


oculata wrote:
至於要新型鈉冷卻核反應爐如同太陽能板一樣大降價,以目前俄羅斯依然以壓水堆為主力的情況看來,目前還在世的人們很大可能是看不到了。


沒有人預期鈉冷反應爐會像太陽能板一樣降價幅度那麼大。拿太陽能板比喻只是要說明:不能以研發時的造價太高來否定某件事的發展性。
softwind1314 wrote:
問題一直是核廢料無法處理

科學上核廢料處理有很多種方式,主要的困難是政治上。


softwind1314 wrote:
然後挺核派的 會瘋狂跳針核廢料沒問題大家都放電廠內 可的再濃縮 再製 核廢料不是廢物 可以再轉化... 之類的鬼話

這些為什麼是鬼話?只因為要找個理由來反核嗎?還是只要跟你想法相左的一概都是鬼話?
目前台灣的高階核廢是不是放電廠內?這些核廢料出了什麼問題?造成了什麼影響?
核燃料拿去再處理後,有沒有把不能用的乏燃料轉成可以再發電的核燃料?
如果核廢料影響不大,且實際上有處理的方法,為什麼要以這個為理由來反核?

softwind1314 wrote:
真的那麼有效的話 ... 北歐五國在那邊挖地洞放燃料棒是... 白癡嗎 哈哈哈

深埋是核廢料的其中一種處理方式。每一種處理方式都有其優缺點,沒有對錯,不能因為有人選A就說選B的是白癡。那你怎麼不反過來說: 如果深埋真的那麼有效的話,那法國做再處理是...白癡嗎?

選哪一種處理方式本來就有各種考量,就像到餐廳吃飯時,有人喜歡點豬肉,有人點牛肉。難道我們也要說,如果豬肉能吃的話,那點牛肉的是白癡嗎?
softwind1314
... 講半天是不是最後還是要深埋 到底是在鬼扯三小啦 .......
chlorite
softwind1314 垃圾做完資源回收還不是要拿去燒,燒完的灰最後還是要掩埋,政府到底是在鬼扯什麼啦?直接拿去埋多乾脆!
chlorite wrote:
液態鈉跟氫氧化鈉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東西,管路裡跑的是液態鈉,不是氫氧化鈉。液態鈉是在封閉的管路運作,原則上跟空氣隔絕,當然也會跟水隔絕。



你這就是在硬ㄠ了

核電廠是一個需要穩定運作數十年的系統
放著行之有年、安全性高、也不用擔心冷卻劑因管路破損而爆炸起火的水冷系統不用。

反而去搞一個管路必須絕對密閉,同時需要承受龐大散熱需求與對抗輻射侵蝕的鈉冷卻系統?? 然後整天在那邊祈禱管路千萬別破掉....

尤其是多地震颱風的台灣,居然去嘗試一個只要漏氣、滲水就可能爆炸的核系統??

這風險有多大? 台灣有承受的本錢??

幾十年前鈉冷卻系統就有成功案例沒錯

但唯一長時間成功運作鈉冷的俄羅斯,他們自己為何不大規模採用能滋生更多核燃料、能源效率也更高的鈉冷反應爐,反而與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一樣繼續以壓水堆作為發電主力.....

攤開來講
對台灣來說鈉冷快滋生反應爐唯一的好處就是有機會順帶生產核武。

但若真要偷偷搞核武,用重水爐不香嗎? 搞一個不小心就炸開的鈉冷完全是在自找麻煩。
金銀俊
基本上美國人提供的核反應爐! 所產生的鈾235是不會給台灣有機會做成原子彈!
oculata wrote:
核電廠是一個需要穩定運作數十年的系統
放著行之有年、安全性高、也不用擔心冷卻劑因管路破損而爆炸起火的水冷系統不用。

不同類型的反應爐都有其特點,人家既然會用鈉冷卻,就是看中其快中子的高滋生效率,這是水冷的熱中子爐比不上的。人家表明要做快中子滋生爐,以達到最佳的燃料利用率,你卻一直要人家改用水冷,不會有點牛頭不對馬嘴嗎?就像有人明明需要趕時間搭高鐵,你卻一直說台鐵比較便宜,目的達不到,再便宜也沒用啊!




oculata wrote:
反而去搞一個管路必須絕對密閉,同時需要承受龐大散熱需求與對抗輻射侵蝕的鈉冷卻系統?? 然後整天在那邊祈禱管路千萬別破掉....

不管是哪一種反應爐,都要確保冷卻迴路管道封閉,水冷式反應爐更是如此,因為運作壓力比液態金屬冷卻的系統高多了。

oculata wrote:
尤其是多地震颱風的台灣,居然去嘗試一個只要漏氣、滲水就可能爆炸的核系統??

這風險有多大? 台灣有承受的本錢??

我一開始回文(34樓),只是想表達不同的看法,沒有提到要在台灣蓋鈉冷反應爐啊?對於這點,我抱持開放的態度,如果技術成熟,有何不可?鈉碰到水爆炸是氫氣爆炸,並不代表就會有核災。所有的工業都有風險,能不能承受要依據科學數據,由專業人士判定。而不是自己想當然耳的說不行。

oculata wrote:
幾十年前鈉冷卻系統就有成功案例沒錯

但唯一長時間成功運作鈉冷的俄羅斯,他們自己為何不大規模採用能滋生更多核燃料、能源效率也更高的鈉冷反應爐,反而與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一樣繼續以壓水堆作為發電主力.....

因為壓水反應爐便宜好用,操作技術成熟,蓋廠也快。但俄羅斯也沒有因此而放棄鈉冷反應爐,他們還在規畫蓋更大的BN-1200。

oculata wrote:
攤開來講
對台灣來說鈉冷快滋生反應爐唯一的好處就是有機會順帶生產核武。

但若真要偷偷搞核武,用重水爐不香嗎? 搞一個不小心就炸開的鈉冷完全是在自找麻煩。

我沒有刻意要在台灣推動鈉冷反應爐,我只是想表達液態鈉碰到一滴水不會大爆炸、鈉冷反應爐可以停機、鈉冷反應爐在技術上可行.....等。更沒提到要生產核武,如果要生產核武,石墨爐更香。
金銀俊
專業[笑][^++^]
核廢料處理的確要先解決,看看美國是否接收處理~既然他們要插手管台灣核廢料
金銀俊
核廢料! 永遠會有意見! 只有發電的需求大於廢料的缺點! 台灣就可以考慮以核能發電! 畢竟他沒有溫室氣體排放!
以前日本文殊反應爐就已經有嘗試用鈉冷卻
鈉冷卻在小實驗爐當然都有做過,才會想要用在文殊反應爐(發電額定24.6万kW的較大實驗爐)

結果,文殊1995年8月29日開始發電
幾個月之後,12月8日就發生了鈉洩漏事故(後來不堪外界壓力,動燃総務部次長自殺)
鈉洩漏的維修花了好幾年,直到2010年5月6日:10點36分恢復運營
後來文殊還碰到種種問題,最後難逃廢爐。

底下是日文維基,用google翻譯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3%82%82%E3%82%93%E3%81%98%E3%82%85




什麼刺蝟戰術
如果各縣市各裝一個那反應爐戰術
會不會就無敵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