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輕軌/捷運-開工日遙遙無期

這裡的人懂超多的! 這已經超出常識範圍了吧
1.無不良嗜好,硬要說的話...嗜睡 2.做啥事都慢慢來...
拍攝時間:99年8月7日(禮拜六)下午七點多
拍攝地點:高雄捷運美麗島站(橘紅線交會站)


真正不顧一切想大概特蓋的還不是那些能從中獲利的人(或公司)
蓋完了,他們錢也賺飽了
那...開始營運之後呢?

台南會比高雄適合蓋捷運嗎?
我的部落格,歡迎來坐坐:blog.yam.com/weatherman
yzchen wrote:
拍攝時間:99年8月...(恕刪)

捷運沒有適不適合蓋得問題,只有適合用什麼系統以及策略的問題。
高雄捷運就是選錯了系統以及營運策略。
目前只有北高捷運是採取這種不顧一切興建的策略。
只是台北捷運有中央預算源源不絕的支援,而高雄捷運沒有。
其他縣市都捷運系統因為交通部嚴格把關以及高雄捷運前車之鑑得原因。
都已經將減少初期營虧損納入重要考量因素。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不可否認的高雄捷運運量的確不如預期..

但很大部分是因為現階段的路線並不便民.都不是人口密集得住宅區域.

我不知道當初為何要蓋這種詭異路線..路網不完整..而且票價不低.比台北貴多了.

加上大家長期以來不信任公車造成的.

各位憑良心講.專用路權的鐵道和普通公路運輸.你比較相信誰?

我不是專業的.但就我的感覺.

只有公車.要民眾去信任他快速又方便..我覺得很難

像澳洲Brisbane的公車BRT就很好.班次密集又準時.主要幹道都有專用道路.台灣的公車...算了吧.

習慣已經養成了.觀感已經根深蒂固了.要想把公車運輸搞好再來想捷運..根本不可能..

捷運要讓民眾建立信任感容易太多了..

要改變民眾的習慣.要先有捷運.而不是先有公車

有了包辦了80,90%旅程的捷運..剩下的10,20%大家自然會考慮搭公車..

可能會有人說很荒謬..但是很多親朋好友加上我自己.

只要是捷運會到的地方或是轉公車只要幾分鐘就到的地方...

最初開始會騎車到捷運站轉捷運..

現在慢慢的會考慮直接搭公車轉乘..

但是就這兩條線..到哪都不方便.一想到要轉車再轉車.轉個車要再搭個10來分鐘.大部分還是一台機車凸天下比較快

沒捷運前..搭公車??有駕照之後根本想都沒想過..

--------------------------

不過..你拍這張照片有啥意義?

是想和記者一樣..找張離峰時段空蕩蕩的照片就開始大批特批嗎?

然後一堆沒到過高雄的人跟著相信高雄捷運一個人都沒有?

離峰時段,又是在沒開放的月台.要拍這種東西不難吧




yzchen wrote:
拍攝時間:99年8月...(恕刪)
高級伴讀書僮 wrote:
不過..你拍這張照片有啥意義?
是想和記者一樣..找張離峰時段空蕩蕩的照片就開始大批特批嗎?
然後一堆沒到過高雄的人跟著相信高雄捷運一個人都沒有?

不是特意拍的
我也只是個遊客
紀錄一下眼前的風景罷了
畢竟是假日且是大站,卻是眼前的景況
所以有點唏噓....


為了證明高雄捷運一個人都還有,所以又貼了一張

拍這張照片的意義是讓沒搭過高捷的人可以預先知道
不是每個門都有車廂停靠,要排對地方喔^^
我的部落格,歡迎來坐坐:blog.yam.com/weatherman
很好玩嗎? wrote:
一開始拿台鐵跟JR比較,後面又拿日本的路面電車來講。

昨天太晚,有點混亂了!

不過基本上台鐵與JR很難比,進步太慢。
我的意思台南的需求不需要搞太昂貴的系統,

很好玩嗎? wrote:
目前台鐵的軌道鋪設、保養都不需要再依靠大量人力。


最近搭乘到台中感覺還是爛爛的! 後來決定還是搭高鐵回家。
搭台鐵到台中比自己開車還久.


很好玩嗎? wrote:
台鐵目前已計畫在20年內利用提高月台高度

20年


很好玩嗎? wrote:
及捷運化工程將軌道換成長焊軌

完全沒看到有這種動作、或有感覺開始施工了..
連中國都說完成幾萬公里的無縫鋼軌...

很好玩嗎? wrote:
從以下影片就可以聽出JR列車行駛時


日本鐵道有很多、偏遠地區還沒改吧。 1889年 就開始..超過百年
中央本線(ちゅうおうほんせん)是日本的一條鐵路路線,由東京千代田區東京站,經新宿站、鹽尻站直至愛知縣名古屋市中村區名古屋站有四百多公里、是日本最早電氣化的路線。
資料來源

台灣鐵路就是固定那麼長.. 有改過嗎?台鐵搞捷運化當然是未來趨勢、因為大家都開車了!
不過已經跟另一單位業務重疊了。


yzchen wrote:
拍這張照片的意義是讓沒搭過高捷的人可以預先知道
不是每個門都有車廂停靠,要排對地方喔^^
...(恕刪)


這點我可以解釋,因為車廂只有三節,那個出入口所在位置已經超出三節車廂長度,所以才會

貼告示要乘客往前幾個出入口集中。


原因:因為配合台鐡高雄車站為臨時站體的關係, 只夠容納三節的車廂停靠,因此高捷並未掛滿車廂

(現在來看,三節能夠坐滿七八成就不錯,長期坐捷運對高雄人真是錢井深的通勤方式,除非那天

中央換人做,又撥大筆經費下來玩輕運量捷運路網,外加有條件禁摩及減少停車格,並加開小折或

自行車專用車廂)。


不過高雄捷運的站體真的是台灣捷運中數一數二的漂亮,這些站體放到台北,應該會吸引更多藝術方面

的活動及視覺的感官刺激。


這張美麗島站四號出入口有點像管樂器按鈕,人物則是採背光取景,製造剪影效果




10月10日當天陪老弟去台北仁愛路相機王,旁邊三樓有億華分店,結果在相機王買了Olympus EP-2

(有在政大後山試拍,EP-2防手震效果尚可)。



坐高鐡從台北回高雄,在左營站直接轉捷運回家




螢幕上有打出日期,可以證明時間




乘客不算多,但說沒人坐也很誇張




結論:在北部打拚的南部鄉親,如果已經領到退休金或賺的差不多(有房子趁高價賣,回南部當王)

可以回來舒服過活(台北有兩千萬房子算普通人,高雄大昌路有棟國家盛宴,建材外觀都超豪華,

一百坪豪宅也是兩千萬,不少高收入者買在那裡)。


都市夜更深,不為不幸人停留,只為資本服務;看不清,又何必眷戀。
路線的選擇是誰做的、看看他們集團有沒有買土地蓋樓
yzchen wrote:
拍攝時間:99年8月7日(禮拜六)下午七點多

橘線?

通常這樣要拍沒人只要選對時間就可以。
我曾上班時間去高雄出公差, 早上10與下午3點還是有人搭。
因為班次密集連機場路線搭乘者很少、

但假日到百貨公司附近的站就 一位難求..


可愛小熊 wrote:
昨天太晚,有點混亂了...(恕刪)

20年是全台所有車站。
剛剛google了一下,大概是交通部終於注意到這個問題了。
去年的新聞有提到說台鐵將在六年內將車門及月台高度統一。
預計在民國104年EMU800型電車上路時,都會區的所有電車車門及月台會跟捷運一樣無落差。

台鐵在幾年前就已完成西部幹線以及北迴線的長焊軌的抽換工程。
台鐵都是在深夜沒有列車行駛的時候施工,當然看不到。
此外鐵路高架化、地下化、改線工程時也會直接鋪設長焊軌。

其實台北捷運的淡水線、新北投線、新莊線、中和線原本都是台鐵支線。
當時甚至還有松山機場線,但後來被廢線。
其他被廢線的還有新竹機場線、頭份線、東勢線、神岡線、水上機場線、東港線等...。
當初若是好好利用這些路線改善升級,現在多地方根本就不用蓋捷運。
台鐵自光復以來先是歷經廢線多條支線廢線,2006年以後又再一次進行路線擴充。
目前興建中的有新竹六家線、台南沙崙線
改善中的有內灣線、集集線
復駛的有深奧線、苗栗舊山線
計畫中的則有台中捷運黃線(使用台鐵系統,經台中縣北部串連山海線)以及恆春線
此外前陣子東勢鎮居民也要求規劃捷運,可能會由重建復駛東勢線來因應。
所以也不能說沒有改過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chiato wrote:
搭公車速度比自己走路...(恕刪)

台北的公車這樣比較有效率,主要是因為主要道路上很多都有公車專用道。
讓公車不用跟其他車塞來塞去。
要公車專用道高雄也許ok................台南要弄公車專用道就不如直接用
LRT就好了...................。運量較低的地區就改用中巴甚至小巴。
那些東西不用1億?光是那個動態系統就超過兩億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