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老鵰 wrote:
不過台語學者顯然口味比較廣,不會覺得這樣的語文匯流有甚麼二百五可言...(恕刪)
你不覺得二百五,我也不覺得。
理由很簡單:名詞的交流,在各個語系間都發生。
以前聽一個原住民立委用本族語言發表演講,但講到「立法院」,還是得用國語。原住民語沒這詞嘛。
但你把語法都交流過去,那就是二百五。
「有夠」、「不錯吃」、「祙」、「老師,他給我打」....這些原本國語台語間井水不犯河水的語法,根本就是為了耍寶、二百五,才故意把台語套用在國語,有甚麼好鼓勵的?
我以前一個女朋友,南投人,第一次與她親熱時,我怕弄痛她,不敢一次挺進。她也知道我體貼她,為了讓我放心,你知道她說啥?「一次給它進去」。
說真的,她用台語說,我一點都不介意;偏偏她用國語,當下百煉鋼,也變成繞指柔。
網上諸君若獨沽此味,且越聽越來勁,那就是個人品位問題。
...(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