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人~四十以上]阿牛來開一棟四十歲以上的閒聊樓

喬大叔 wrote:
吃啥??...(恕刪)


當然要吃熊肉肉
阿熊是最可口的
頂一下


今天芒種
午安

外出

先告退


說的還行啦
算是相對考慮台灣與中國相對務實一點的狀況
台灣目前9萬兵力有點高估了
真能比較好作戰的應該沒這麼多
然後海空防守能量台灣到底在多久之後能量大減空間太大了
以中國現在的科技和產能
只要主要台灣海空能量大減
光無人機就能使台灣後續的對抗力大減(這靠人用單兵防空都會大受影響的)

務實來看只要台灣無法脫離中國控制
那打台灣對整體的效益太差了
打就會有死傷
那後續的治理就會麻煩很多
從過去歷史來看
只要有相當死傷
那外來力量就可能在約40年內不斷的挑動安穩治理
而台灣畢竟是主要海上航線的海上位置
不是新疆那樣的大內陸
強力控制的差異會很大

台灣問題對中國的高層來說不是統一的簡單問題
而是包含後續長期相對安穩治理都考慮在內
解放軍考慮的是具備打下來的能力
沒這個台灣美國等力量根本不會跟中國有相關的政治對抗
現在就是具備這樣的能量
所以實質可以看到中國如果之前說過的除了繞台之外
已經開始偶而有繞日的的實際動作了
軍事上把美國和日本等力量驅逐出去
所以今年以來美國部分智庫思考第一島鏈沒有台灣的狀況正在上升
菲律賓與日本的重要性上升對美國來說得面對要多大的加大投入
但相對的中國增長能量更快更大
美軍想在小型島嶼建設對抗其實難度更大
尤其是076這類的如果可行
那無人機循環進攻島嶼成本會低很多
要對抗難度會大幅度上升

打起來一定有損傷的
真要打就會敢犧牲
喬大叔 wrote:
吃啥??...(恕刪)


旁邊有妹妹陪喝呀
economic wrote:
打就會有死傷
那後續的治理就會麻煩很多



所以。打就會有死傷。那後續的治理就會麻煩很多

這就是老共考慮打不打的主因
好圖狼 wrote:
所以。打就會有死傷。...(恕刪)


所以你沒看他說甚麼也沒搞懂最基本的狀況
幹嘛現在打或最近打
對中國有好處?
拿了台灣中國就世界第一?
各國就會都認同中國成為世界第一?
然後台灣民眾就中國好棒棒歡迎中國統治台灣?
台灣民眾就會得到比現在更好的生活?
我非常多次拿中國治理香港和澳門來比較
中國有夠多的資源可以給人數很少的澳門民眾有夠好的生活來獲取支持度
但香港都做不到了何況更大且人口更多的台灣

既然短期就算拿了台灣沒啥彼此都有好處
那只要先控制台灣跑不掉
反正時間對中國有利
相信到2040甚至不用到那樣晚
不管台灣或美國對抗中國的能量只會越來越差
後面不管怎樣代價更少那幹嘛急

從整體考慮來說要長期相對穩定治理台灣的最重要因素是經濟問題
這個可以從香港的經驗教訓得到
拿回香港之後並沒有辦法對廣大的香港民眾處理面對的經濟問題(生活可以更好)
中國現在只有軍事做出相關準備且持續進行中
那後續的連大型研討和準備都沒有那是後面要搞成香港那樣甚至大機率可能更差嗎?
中國現在高層的素質有這麼差到都納入考慮?

從實際動作來看中國已經在進行多項與台灣連結的政策
但多年來包含弄個島當特區
福建與台灣的連結
開始施加壓力讓台灣政黨和民眾慢慢逐漸要政治對話的壓力
但實際成效還不大那是事實
以我的角度最重要會看經濟布局
這需要好好規畫之外
布局執行起碼也得10年起跳
要把台灣和中國經濟有相當程度的綑綁在一起
讓台灣在後續中國真的治理下夠多的民眾生活最少不要下降太多
最好是夠多的人生活可以更好一點
能更好的生活那治理才相對容易安定

在香港搞好幾年純政治的國家認同
但民意支持度完全沒有反應出來
這套是不行的
說服不了夠多的民眾支持
但澳門這種特權經濟澳門民眾那是知道怎來的或誰給的
怕失去使得生活變變得支持或者說不得不支持才是有效的

實際針對台灣肯定那是需要多套策略的
但台灣很基本的就是重要但是不急
搞好內部先把美國人的影響力在整個東亞打下去
那包含台灣民眾在內都得務實地去跟中國接觸
這點在東盟甚至紐澳這幾年都越來越明顯
甚至南亞與中亞國家都也都如此
賴很急且動作很粗暴的原因之一是他也很清楚知道他的路線後面只會越來越困難
現在還有力不搞大動作後面更沒機會
只是跟美國太晚對付中國一樣
有可能的時機點已經過去了
中國高層政治人物又不蠢不會不知道
北京根本實質上不急
但相信後續準備應該大機率這幾年就會慢慢看到
經濟上川普這樣搞台灣自己會有一波大的變動
在這樣的基礎之下我自己會先看看中國會不會比賴更拿出實質的動作來做綁定
如果這個有實質進展
那賴後面的麻煩只會更大
這種遠比軍事上要重要得多


整個大外行的亂扯一通
標題跟內容都非常差
對基本概念甚至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根本錯誤超級多

GDP只是因為這是個可以科學統一量化的數字
只有這樣有統一標準才能科學研究阿
那叫做不得不做出限制來規範研究
當然跟現實中每個人的實際價值觀是不同的有落差
但為了研究經濟模型
這樣的限制是必須的不然研究模型就無法繼續
這也不是國家看重GDP的原因
而是只有這樣才能有一致的標準來計算統計
不然怎提供數字來做決策

然後給個標題但說的內容根本就無關而扯東扯西
中國和美國的經濟問題說簡單一點是各自結構的問題
一個良善政府的定義也絕不是他說的GDP整體最大化
哪個政府的政策是公開這樣說我們要追求GDP整體最大化?
比較合適的良善政府追求的是讓儘量多的民眾的福利最大化
而放在中國和美國上面各自的狀況是不一樣的
在現代社會工業科技的進步之下
需求其實很容易短期被增加的生產滿足
所以相當長一段時間以美國主導的經濟思維是刺激消費來消化生產
但美國人發生了過度消費甚至是過度的借貸消費的問題
適度的使用信用來增加消費那是可以使人的福利更大化
但這跟美國財政是一樣的
要還得起可持續才不是問題
還不起不可持續那當然是大問題
中國則是另一端
民眾把錢都存起來(然後相當比例的錢借給美國人花)
這是傷害自己的福利的
賺錢的重要目的之一是為了改善生活
這是需要花錢的
過度存錢的社會絕對是經濟有嚴重問題的

然後說農村和大都會那個根本就不懂的鬼扯
那是不同的發展狀況怎能扯在一起
會搞大都會那是這樣資源的利用可以最大化
不然拿蓋捷運來說好了
人不夠多不夠密集如高雄那怎會有效益(所以一直賠錢)
而政府要包含長照來面對老齡化可以讓大量人口分散在各地?
日本經驗顯示做不到
而這個政府要做到不錯就得集中老人才有夠好的資源來提供夠好的服務

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美國怎樣都不好而中國就好棒棒
包含文化背景在內都不同
那解決方案就會不同
而不是用意識形態去看待
頂一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488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