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ws wrote:
我就知道提到李嗣涔 一定會被掛上"手指識字代言人"的牌子
不過這個又扯遠了
之所以提到他
是因為我認為他真的有guts
敢於去證實他自己相信的事情--暫且不管結果如何
話說回來
這個又回到 子非魚 焉知魚之樂 的邏輯遊戲
你怎麼知道我沒有思考過 懷疑過呢?
你以為李嗣涔是一時興起就拿自己的學術生涯來豪賭嗎?
其實所有的故事開端都是一樣的
有人偶然見到一顆蘋果樹 樹上的蘋果掉了下來 讓他隱隱然若有所悟
於是呢 他就想方設法 想找出這背後所隱藏的含意...
只是差別在於
有人的蘋果樹是長在外面的 人人都看得見
有人的蘋果樹是長在裡邊...
(然後又是裡面的蘋果樹是假的 不存在的 無意義的無窮LOOP..怎麼兩邊的說法開始顛倒過來啦)
...(恕刪)
李嗣涔, 是豪賭還是投機? 其實大家並不會在乎, 會在乎的只是他的答案虎不虎爛...
有沒有思考的確容易被誤認. 你的確有可能有思考過, 就像考試時會有學生認真思考過, 但有些人的答案能拿高分, 像是牛頓; 而雖然有思考過, 有些人的答案就只能拿低分, 像是前後矛盾.
一些前後矛盾的例子像是 : 有人地說他的手指能識字 (A), 只是沒法滿足任何識字的要求 (非A); 也有人說他心中長了蘋果樹 (B), 只是至死都沒辦法結出一顆蘋果 (非B).
老師, 你又沒有心電感應, 怎麼知道我真的不知道答案?
老師很忙, 對你沒有興趣, 你覺得考卷你會寫, 那就等到你想重考時再重考, 剩下問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