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 wrote:前面打字的,大迦葉尊者,為什麼那麼重要事實上,他確實是代表著,(將)成為辟支佛,的一位人物而悉達多,給他的課題,卻"很像"是,南傳菩薩道希望他,多受供、多接觸人群、多多分享自己的修學心得我確信悉達多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阿難尊者,接觸人群多,悉達多就教阿難,多多自己修行一下迦葉尊者,自己修行多,悉達多就教迦葉,多多接觸人群一下 所以不能執著,不能只偏一邊。所以我們這些沒見過也沒接觸過悉達多的,悉達多就叫我們多多念阿彌陀佛?是這樣嗎?阿彌陀佛。
min9821 wrote:所以我們這些沒見過也沒接觸過悉達多的,悉達多就叫我們多多念阿彌陀佛?是這樣嗎?阿彌陀佛。 我是建議, 如果一直執著於死有仍有不變的識, 不變的我, 而且深信那地方會有人來接引, 但我們又不知祂是穿唐裝或西裝的, 為了保險起見, "阿門阿彌陀佛"是比較靠譜的唸法!!
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黃念祖居士 主講蕅益大師的這個《要解》是九天中寫出來的,完全是三昧境界!完全是從「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的文句!所以近代大德印光大師,咱們現在推崇他為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就曾讚歎:「所有的註解之中,唯有蕅益大師的這本註解最好!而且這一本註解,即使是釋迦牟尼佛自己來寫,也不能超過!」這話只有印光大師才敢說,正是他說這話,我們對於他,被稱為現代中國三大高僧而深信不疑!確實是和虛雲老、諦閑老並列。印老,過去我個人總覺得印老「弱」一點,當然這也是我的妄見。現在才覺得不是,可以並列的!蕅益大師這些話說得太好了:「諸佛功德智慧雖皆平等,而施化則有難易;淨土成菩提易,濁世難;為淨土眾生說法易,為濁世眾生難;為濁世眾生說漸法猶易,說頓法難;為濁世眾生說餘頓法猶易,說淨土橫超頓法尤難;為濁世眾生說淨土橫超頓修頓證妙觀,已自不易;說此無籍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奇特勝妙,超出思意,第一方便,更為難中之難。故十方諸佛,無不推我釋迦,偏為勇猛也。」--《彌陀要解》。雖然佛所施的教化是有難有易的,實際上佛之功德是沒有不同的。但是大家要知道,一結合到具體情況,就可以比較了。我給大家舉個例子:一本藥方書,裏面的藥方沒有一個不是好的,都能夠治好病的,收集起來都是經驗的總結。你不能說某一個藥方好,除非你有科學試驗的證實,隨便說是不成的。雖然都是好的,都是經驗的總結,但是具體到某一個病人來說,那就可以說:你用這個藥方最對,而用別的藥方對於你是不對症的。就如人參是好的,但你患感冒發高燒,你吃人參這樣就會死的,所以這是一樣的道理,不能說藥好就什麼病都能治。那個砒霜能治病,一結合到具體的病這個有比較了。https://book.bfnn.org/books/0109.htm
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黃念祖居士 主講在「命濁」之中,蕅益大師說:「決定為無常所吞。」「無常」是很快的事,就像打石火閃電光一樣措手不及。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你既便不花多少時間,比如修密宗的人,有時十二年閉一次關,一個關接一個關,那已經很不容易了,一般人做不到。現在不需要讓你費時節,像明真長老,他一天修「十念法」,修「十念法」照樣也可以往生的。比如你早晨起來向著西方念十口氣佛號,特別是像退休的同志,你並沒有別的事,你完全可以這麼念,但你還是不想念呀!明真長老是修禪的人,他還禪淨雙修,他這」十念法」也可以往生。所以,不是讓你工作很多,能否往生決定你的「信、願」有無!而往生後的品位則決定於你平時念佛的水平。所以你不需要多少時節、多少勤苦。也只有這個法你才能得度。現代人命濁呀!生命很短暫。尤其是在家的居士,社會上的事、家族中的事……我們不能不管,也是我人菩薩道修行的一部分。淨土宗的好處就在於不廢世法而證佛法。世間法所應該做的事,我們一樣也不要廢除,還能證佛法。這句話最妙了:「不廢世法而證佛法,不離佛法而行世法」。沒有離開佛法行世間法,你在炒菜時何嘗不可以念佛,你在帶孫子,拍孫子睡覺的時候何嘗不可以念佛,而且對你的孫子有很大的加持。可謂一舉兩得。如果沒有這個就不能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