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n4434 wrote:三界外叫什麼界?...(恕刪) 沒深入研究,當初只看完一次修書花不少時間後來都在看老和尚的筆記要寫心得聽老和尚說從前面看.從後面看或多看幾次,可能有不同想法9年前的印象只知道宙心裡面還有分很多天
min9821 wrote:時間過得很快,一晃...(恕刪) 老和尚自傳看7次九陽基訓拜功九陰功各有不同用處靜功CD也有不同功能九陰功會淡化陽性圈以前是對高能量無形沒感覺多練九陽基訓補充能量先以九陽基訓為主,排毒養生真的想深入,在練其他的年紀不是問題想清楚要走的路線這不是一般的氣功勿以業果為動因有些東西自然而有不用求,順其自然佛陀那時候的功法好像叫古印度瑜伽崑乍利尼蛇或昆達里尼沒研究歷史~看看就好至於根器,隨便吧功法動作,練習慣就好,放鬆後天意識整體上,沒追求學習要多強看看筆記,白話文寫寫心得至於入定啥~是五層次以後的事情
晶晶oo7 wrote:之前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恕刪) 還是要觀修智慧與空性。像某大大說的,釋迦牟尼佛的最後一位弟子,120歲,有五通,能飛天入地,最後發覺要死亡了,才趕著見世尊學法,才證阿羅漢。阿彌陀佛。
水云 wrote:卻"很像"是,南傳菩薩道 南傳有菩薩道嗎?南傳不是都只說羅漢。只管涅槃,不會去裡會別人。阿難眾所周知,悉達多入滅時還沒證得阿羅漢,所以悉達多在世時,對阿難的教法,都可能只是針對阿難。相對的,也可能悉達多要迦葉,多受供、多接觸人群、多多分享自己的修學心得,是因為那時的迦葉可能也還沒有證得阿羅漢,在迦葉受供、接觸人群、分享自己的修學心得後,迦葉終於有所體悟,才最終證得阿羅漢。當然體悟什麼我不知道,我如果知道我就是禪宗祖師了,也不會在這裡讓網友叫我念阿門。所以不要問我迦葉體悟到什麼。-------我是分隔線------羅漢不是連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批評都無所謂了,還會去注意別人對其他人事物的看法?別人做什麼,想什麼,說什麼,不都是無常,不需要去在意的嗎?還管他是有,是無,是漂亮,是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