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汐止的印象還停留在十年前?


ITREG wrote:
也一堆朋友跟我抱怨雙和很亂 很雜 很沒規劃


ITREG wrote:
千萬別小看雙和的威力


說的好啊~

以前有些親戚朋友要來我家前都要我們去大條路(EX:中正路)上接他們,

接到他們後,他們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們永和巷子怎麼那麼多!

後來我才知道雙和的路對外地人滿有震撼力的~

永和 &中和 會搞混~


mymusic666 wrote:
但這是季節性的夏天的時候是從台北市區下雨但到了汐止就沒下阿!


民國83年住到目前為止,印象中只有一次由台北市松山區回家,
台北下大雨,汐止是沒風沒雨的狀況!

mymusic666 wrote:
八寶冬粉.車頭鹹粥.鳳梨炒飯.以前叫鍋神


呵呵,都是老字號喔!
不過小火鍋推廣川田,也不錯吃喔!
道德在愛情裡就像汽球一樣,一戳就破。
我本來住內湖 陽光街靠近瑞光路那區的國宅
那邊也算不錯 有公園 生活機能蠻方便的
家裡有兩個小男孩空間不夠才買汐止這的房子
搬到汐止也三年多 住馥記
其實汐止除了雨多了點
其它方面我們覺得都不錯
交通對有開車的人方便
一高二高 到信義區也很快
大尖山附近 天氣好的時候夜景很不錯
春天有櫻花看
冬天是比較難忍受 不過在北台灣 冬天都差不多
附近也有瀑布可以帶小孩去玩
我倒是有很多朋友來我家之後覺得社區的環境很不錯

中正路的舊市場很好逛
也有好吃的東西 八寶冬粉.車頭鹹粥 這兩家真的好吃啊~~
汐止忠孝東路這邊也有一些東西可以吃 (煎包,滷肉飯, 越南菜,一碗20的豆花^ ^)
雖然沒有非常多樣化 但是也夠了
物價比內湖便宜一些 有在買菜自己作飯的就會知道
要買東西costco, 傳統市場 跟黃昏市場 就很夠啦

不過我們住的習慣可能跟我們平常的生活型態有關
我家是在家工作 本來也就都是開車出入 在內湖也一樣
覺得除非是住在有捷運的地區 不然都差不多



象神颱風來的時候,我住在汐止新台五路,朋友淹了一台車。

納莉颱風來的時候,我住在汐止建成路,我自己淹了一台車。

從此之後,我都跟別人說汐止淹水淹很大。

夜觀南十字星 足踏大鵬灣浪
查了一下是誰的政策讓汐止淹水改善 (完成基隆河員山子分洪道與汐止基隆河整治工程)
竟然是陳前總統
我搬到汐止兩年,之前住台北景美,汐止夏天感覺比台北涼快一點,冬天潮濕還在適應中,環境中有山水樹木覺得適合我住,但是交通真的很糟,道路明明是雙線道,路旁畫紅線,還有人停車,有時候還併排在停一輛,車主跑下去買東西,整條道路就剩一台車的空間通行,再加上路人機車也要走,所以就這樣塞住了,重點是,車主居然看一下,然後繼續等他要買的東西,很沒公德心,坐火車或公車的時候,一推人都不排隊,幾乎全部都要一起擠上去,感覺和台北有一點差距,可是我已經在汐止買房子想定居下去.
以前在汐止市公所服務好幾年
很不幸服務那幾年,每遤颱風就淹水
記得那幾年都在發淹水錢
汐止在那時一樓幾乎都搬走了
納麗颱風是最恐怖,公所淹到二樓,我們公務員都跑到三樓
隔天一早,淹到如同挪亞方舟一樣,看不到陸地
------------------------------
現在雖不在那裏服務,有時回去看老同事
發現汐止市巳不像以前
市公所巳蓋新大樓。階梯弄得蠻高,鐵定不會在淹水
以前對面空地專門放淹水廢棄物,現在也蓋了飄亮的運動公園
鐵路高架化也蓋好了,火車站也變新了
整個市容因不再淹水也好看很多
真的是風水輪流轉,真的很替汐止市高興

cyntw wrote:
我本來住內湖 陽光街...(恕刪)


我在汐止住了快 25年

搬來汐止後 我哥就發生了氣揣

到現在還沒好...

尤其冬天 潮濕發霉 牆壁癌 之類過敏原

汐止 真的不適合 還小的 小朋友~~

住在汐止這麼久,

每次最讓我煩惱的不是下雨或者是發霉潮濕!!

而是三餐要吃什麼...

我想這是很多汐止外食族每天都要面對的難題,

那些老字號的店家,吃到已經不想吃了,

而且有時候甚至會覺得,

是不是因為汐止沒東西可以吃,

所以我才會覺得這些老字號店家好吃


推薦一個,

中興路快到崩康旁邊有家燒肉便當很不錯!

但價位有點高!




我就住在汐止旁邊的東湖,從小到大就住這,對汐止也有點了解。
汐止給人淹水的印象我想真的很難消除吧,過去每次有規模比較大的颱風,汐止絕對是北台灣各大媒體
重兵派駐的現場,最近這幾年是比較有改善啦,但對外地人來說他們的資訊就只能由這些媒體得到,當然
對汐止的印象就是很會淹水。

每個人在自己對住很久的地方,當然會有感情,而且即使有缺點可能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但對外地人來說
一個地區長期給人家塑造的形象影響還是很大。汐止可能有很多在地人才知道的美味或是景點,但欠缺包裝
沒人宣傳,所以談到汐止大家才會覺得沒特色。

之前住三重的同事來找我,我帶他去汐止然後上五指山繞繞,有經過大同路、康寧街、中興路一帶,他的感覺是這裡跟三重其實是差不多的,新舊社區夾雜、檳榔攤、一堆騎機車不戴安全帽的阿伯、重度改車的台客。你會說這些東西在台北可能也有,但是相對比較少,台北都會區這些衛星城鎮像中和、汐止、新店、三重、新莊、五股發展
比較慢,或許再過十幾年後才會有比較明顯的轉型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