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ysag wrote:
kourin大...(恕刪)
大大您好,您勾起了我以前做字學作業那段機車的回憶,呵呵呵。你說的沒錯,美術基礎教育是很重要的,電腦不過是工具,而工具要上手的時間很快,真的要用的好、用的巧,那就要靠基礎美學才行(俗稱美術底子),這也是最需要時間來培養的。
所以我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照相打字、一個是手工完稿,這兩個是我覺得最扯的,因為根本過時,連當時外面輸出中心都在用電腦排版,為什麼還要手工去排版,這時候如果能教一些排版的設計理論不是讓學生更有即戰力?不過我相信老師應該不會用電腦,當時還有老師直接對學生說他非常排斥電腦化。
另字學的部分的確有他的功用(ex:POP),但我覺得整個課程花太多時間,同理用手工刻字或是用電腦設計字體出來的效果是相同的,除非成品非手繪不可?連我現在設計圖像字也是直接用3D去製作,學字學可以啊,了解字體變化當然也OK,但是當時我們真的花太多無謂的時間去學字學,我記得是整整一年(上+下學期)的時間都在學字學!同樣這些時間我們用更好更貼切的工具,是不是能學到更多呢?
我覺得這個部分就是學界觀念和工具都沒更新,所以跟不上業界。
至於您提的手工暗房我在高職和二專都有玩過,而且我知道現在還是很多人喜歡用底片機拍照和手工沖洗照片,看01的相機版就知道,所以我沒舉這個例子XD(我自己也有一台FE2)。
大大您最後所說的我是非常同意的,而且我也常跟同事、同學講這點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