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braf wrote:發現香港地鐵站(比較郊區、比較新的地鐵站)上面幾乎都有大型樓盤耶連列車維修機廠上方都可以蓋樓盤(印象中是九龍灣站,上方是德福花園)...(恕刪) 明明大家都知道捷運通到哪,房價漲到哪。香港的車廠旁都會有設站,上蓋絕對是最值錢的,試問有哪裡比它更接近捷運站?不蓋住宅也要蓋商場呀~台北捷運除了小碧潭車廠要蓋美河市之外,其他車廠附近都是一片荒涼,市區聯合開發也不多。都把自己定位在疏運人潮,而不是聚集人潮的地方。光靠票箱收入當然不卻賺。台鐵也一樣,站前站後都熱鬧,偏偏車站本身荒蕪到不行,不像日本車站本身就已經是超熱鬧的。
Meow Wang wrote:還有個例子:市政府站...(恕刪) 我公司在六張犁這邊有時候下班要去101或是信義新光三越我都走路過去, 反正也蠻進的走個20~30分鐘就到了 ^^只有冬天才會這樣走夏天... 當然是搭有冷氣吹的交通工具啦~ 不過看到南勢角線可以連到忠孝新生就覺得很棒這樣去SOGO就不用經過台北車站轉車了
有一堆站名的命名不是很好.原本的新埔站, 最古老的名稱是民生站 (板橋民生/文化交叉口),照現在的一堆站名命名法應該是民生文化.現在為了民生的站名復活, 弄了一個新埔民生.(同樣的還有雙子翠, 原名雙十, 只有板橋線這兩個站被改掉)我認為站名還是儘量以當地有的東西比較好.另外, 路線有些規劃並不是那麼合理,我是指最早規畫的那幾條.一般最早蓋的南北線跟東西線,藍線是可以接收, 不過我認為彎到三重比彎到板橋合理.因為忠孝西路是通往三重的,然後轉中正南路, 正義北路上去會比較合理.橘線的話從民權西路直通民權東路,比走民生東路來得有意義.行天宮距離行天宮站太遠了,難道要讓歐吉桑歐巴桑們走那麼遠的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