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直昇機的一些知識2.0(轉自PTT starfury網友)

herblee wrote:
在空勤UH-1H 失事墜毀之後, 本來"所謂" 不適合的CH-47SD 和 B234 , 突然 可以出動了,現在每天飛? 為什麼 ?

到中央氣象局去查一下,8/8~8/10日山區的雨量.不過前提是,中央氣象局的資料您還願意相信
CH-47SD 和 B234飛行限制比UH-1H還多,不是想飛就能飛

herblee wrote:
其它軍方的 UH-1H 直昇機 一定比空勤的新 , 不能輪班嗎 ? 這樣不是可以減少空勤的UH-1H 疲勞飛行

這是錯的,空勤的UH-1H是陸航移交過去的,陸航手上的並沒有比較新.
可以輪班,事實上本來就有在輪班.不然摔掉會更多.(一堆飛行員超時工作)
當大家焦點都在高雄旗山時
有沒有想過,南投、嘉義、台南、台東、屏東這些新聞沒播的地方,也是需要飛機去支援的

herblee wrote:
UH-1H 只有單發動機, 機齡又老舊, 空勤的 法製的 AS365 海豚直昇機 最少有雙發動機, 機齡也年輕許多 .
海鷗的 S-70C 也是雙發動機, 性能比UH-1H 都要安全許多

這方邊要專家來解說一下.但依小弟所知的訊息
s-70c風災前幾天,主要是負責台東方面的救災,西半部災區交給空勤&陸航負責
新聞上沒播不代表他們沒在做事,您自己的統計表上不就很明顯了嗎??


herblee wrote:
國防部對外公布的直升機救災數據,只以架次計算,一直不願對外說明這次救災到底有多少直升機投入,讓外界搞不清到底有多少架直升機辛苦擔負救災任務。

本來就是用架次在算,沒有人在用架數在算的
架數可以造假,能不能飛的都丟給你,也能算一架,數量上看起來爽而已,騙外行人用的
但架次是不能造假的,出勤一趟就是一架次,騙不了人


herblee wrote:
統計自國防部發表的新聞稿 , 數字是 "架次" 空勤NA-502 是在11日 失事 , 11日開始軍方才大量投入

這問題跟第一題是一樣的,前提是,您還相信氣象局的數據嗎??(其實您應該多看看您提供的統計表,您的答案都在表上了)

不想幫那個不沾鍋講話
但空中救援原本就是很嚴肅、很專業的東西
鄉民不懂,沒人怪你,但不見得那就是錯的
只是很可惜的是,這件事竟被不沾鍋拿來當藉口
整個焦點就模糊掉了
颱風來了,雨當然很大,但是 風雨太大,直昇機就不能救援?

請看空勤總隊的網站上發怖的新聞 , 8月8日 當天, 空勤還出動 法製AS365 海豚機 救援了24人

http://www.nasc.gov.tw/pda/news.aspx?table=duty_news&sn=163
太麻里溪實施風災搶救 2009.8.8
NA-507於1438時接獲國搜中心命令執行太麻里溪風災救援任務,1400時開車1442時起飛.1450時到達目標區實施搶救,雖然天氣惡劣四周樹木、及流及電線密集,救援空間不大。但本著人溺己溺之精神,在完成偵查及馬力檢查後,立即執行救援,但受氣流影響甚鉅,但任務人員排除萬難,吊掛及落地接載方式,順利救援24人並送至介達國小由地面救災指揮中心安置,1600時完成救援工作,飛機返航豐年機場,順利完成救援任務。 飛行組員:正駕駛鄭文正、副駕駛吳順意、機工長陳睿成,消防署特搜小隊長:江信鋒,隊員金大衛、王建仁 新聞出處:勤務第三大三隊

http://www.nasc.gov.tw/pda/news.aspx?table=duty_news&sn=164

莫拉克中颱侵台 空勤總隊全員戒備救援責無旁貸 2009.8.9
莫拉克颱風侵台,本總隊於8月5日21時30分起成立緊急應變小組開設,全員動員待命中。隨颱風災情的陸續發生, 本總隊於8日11時13分時接獲消防署勤務指揮中心申請直升機協助執行太麻里溪風災救援任務,然因台東當地雲幕高200呎且有雷雨,未達直升機起飛安全(飛安)標準,本總隊勤務第三大隊第三隊(駐地台東豐年機場),全員待命俟天候許可即起飛救援。至14時30分時直升機利用天候短暫放晴,立即開車起飛並於1450時到達目標區實施搶救,雖然天氣惡劣、四周林木、急流,加上電線、電纜密集更增救援空間之侷限及困難度,飛行機組員本著人溺己溺的精神,排除萬難於強大氣流環繞冒生命危險執行救援,以吊掛及落地接載方式,順利救援24人並送至介達國小由地面救災指揮中心安置,16時因油料不足返航豐年機場加油待命,並俟天候許可再度起飛執行救援。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本總隊責無旁貸的必然使命。 出處:空中勤務總隊

來自國防部網站上新聞稿的出勤統計, 顯示前三天,災區沒有軍機出現, 軍機後來才有那種救援行動
前三天,海鷗的 S-70C 一直都在飛, 只是沒進災區

機型 8/8 8/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S-70C 1 6 18 133 219 366 107 81 46 765
UH-1H 0 0 22 134 223 384 232 154 83 1117
TH-67 0 0 7 19 36 53 8 11 4 87
CH-47SD 0 0 0 4 14 35 54 22 7 163


herblee wrote:
颱風來了,雨當然很大...(恕刪)
TH-67耶~好懷念的名子呀!!我個人就是在TH-67單位服役過........沒想到這次TH-67也參與救災的任務.......
ねこ:もう僕の恋人におふてくれても 陸軍航空指揮部 上士地勤機械士~
herblee wrote:
來自國防部網站上新聞稿的出勤統計, 顯示前三天,災區沒有軍機出現, 軍機後來才有那種救援行動
前三天,海鷗的 S-70C 一直都在飛, 只是沒進災區


8月8日台東傳出口石流,屏東林邊淹大水,高屏溪傳斷橋
8月9日有人call in新聞台,小林村疑被土石流滅村,上百人通訊中斷,台南淹水
8月10日嘉義、台南、高雄、屏東,災情擴大
您指的前三天指的是這3天吧??

奇怪的是,您提出欵問,但您自己也貼出答案了
所以您的問題是什麼??

這次風災,空中救災的部份,問題相對小很多.(但細節部份還有改善空間)
空勤、海歐、陸航自921、八掌溪事件後,多次水災都有合作經驗,已經有一定的默契在.
令人詬病的是地面救災的部份
例如屏東第一天淹大水,call國軍救災時,竟然還要地方用書面報告??
第一批進入屏東災區救災的部隊,是開著悍馬車來的.

jeffe wrote:
此文章由PTT st...(恕刪)


海軍反潛大隊也有S-70C
這篇很多的講法是真的..
但是 "一個空域進去一架就封閉,等這一架出來後下一架再進去
類似火車在站與站間同時只能有一列車通行"
這個說法很奇怪..直升機本來就常看到一群飛機列隊一起飛 去什麼空域也是好幾架一起去的
哪有什麼一次只能有一架的.氣象官看來只會在機場看雲而已.
A.O機其實很適合派去偵察災區的情況,也可以把災區的狀況拍回來.再叫U機去接人就好了

前幾天在狀況不明的搜救情況,不可能一次派出好幾架在同一空域作業。

後來幾天在整個作業空域狀況掌握後,才能以比較密集的班次作業。(看報導,後期的作業比較類似環型跑道,空域管制一邊進一邊出,可以容納比較多的飛機)
為什麼不同時排隊飛好幾架?...那要起降場地夠大,任務地點單純才有辦法這樣玩吧。現在災區有可以同時兩台以上直昇機起降的場所嗎?
只是上面長官覺得沒要沒緊而已..哪有什麼整個空域只能飛一架的說法
台灣的空域..台灣國軍飛行員不熟 要幾天來適應?這算什麼理由
拉幾組人去架一架馬上就可以辦事了,也不用同時要好幾架起降,輪流不行嗎.而且這種空地根本不難找.
講到底就是三軍統帥一開始覺得無所謂,不當回事....
sean0929 wrote:
只是上面長官覺得沒要...(恕刪)


講的跟真的一樣

去問問陸航的飛行員, 有誰會沒事去山裡飛的?

祇有負責定期查驗飛行的單位會去驗證每條飛行路線.
其他飛行員沒事不會亂跑, 不然就是出事, 就這麼簡單.

而且以台灣山區間老百姓自己架的流籠線, 陸航真這樣玩, 早摔光了.

你什麼都要推給最大頭, 不是不能理解.
但是現在這個問題, 大頭根本沒用.

大頭可以按照你想的, 下令全力救災, 無視一切外在環境條件影響.
結果就是我們的直升機隊在一天之內全滅, 進忠烈祠的人比救出來的人還多.

電影看多的人, 總是以為現實世界也這麼簡單.
sean0929 wrote:
拉幾組人去架一架馬上就可以辦事了,也不用同時要好幾架起降,輪流不行嗎.而且這種空地根本不難找


這是您的想法,還是現場就是如此呢??
現實的問題就是"民怨"
台灣飛行員能做訓練的空域就那幾個
超過這些空域就會被居民抗議,訓練飛行干擾他們的生活
(因為民怨,已經很少在做夜航訓練,所以不要提夜間救援那種屁話)
熟的也只有那幾區,要進入不熟的區域內飛行,完全是靠飛行員的經驗在飛
(這也就是美軍的支援,為什麼只願意吊8頓,而非最大載重12頓的主因,自家飛行員已經都在玩命了還被罵,真的很無辜)
更不用提下大雨時,視線不佳就只能慢慢飛,同一空域還不有其他飛行器在.


再來,請去看一下旗山國中的操場有多大.
或許您又以為,只要有空地就可以停,先不提FOD的問題,但油料補給呢??
該不會天真的以為飛機是吃95無鉛汽油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