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lee wrote:
在空勤UH-1H 失事墜毀之後, 本來"所謂" 不適合的CH-47SD 和 B234 , 突然 可以出動了,現在每天飛? 為什麼 ?
到中央氣象局去查一下,8/8~8/10日山區的雨量.不過前提是,中央氣象局的資料您還願意相信
CH-47SD 和 B234飛行限制比UH-1H還多,不是想飛就能飛
herblee wrote:
其它軍方的 UH-1H 直昇機 一定比空勤的新 , 不能輪班嗎 ? 這樣不是可以減少空勤的UH-1H 疲勞飛行
這是錯的,空勤的UH-1H是陸航移交過去的,陸航手上的並沒有比較新.
可以輪班,事實上本來就有在輪班.不然摔掉會更多.(一堆飛行員超時工作)
當大家焦點都在高雄旗山時
有沒有想過,南投、嘉義、台南、台東、屏東這些新聞沒播的地方,也是需要飛機去支援的
herblee wrote:
UH-1H 只有單發動機, 機齡又老舊, 空勤的 法製的 AS365 海豚直昇機 最少有雙發動機, 機齡也年輕許多 .
海鷗的 S-70C 也是雙發動機, 性能比UH-1H 都要安全許多
這方邊要專家來解說一下.但依小弟所知的訊息
s-70c風災前幾天,主要是負責台東方面的救災,西半部災區交給空勤&陸航負責
新聞上沒播不代表他們沒在做事,您自己的統計表上不就很明顯了嗎??
herblee wrote:
國防部對外公布的直升機救災數據,只以架次計算,一直不願對外說明這次救災到底有多少直升機投入,讓外界搞不清到底有多少架直升機辛苦擔負救災任務。
本來就是用架次在算,沒有人在用架數在算的
架數可以造假,能不能飛的都丟給你,也能算一架,數量上看起來爽而已,騙外行人用的
但架次是不能造假的,出勤一趟就是一架次,騙不了人
herblee wrote:
統計自國防部發表的新聞稿 , 數字是 "架次" 空勤NA-502 是在11日 失事 , 11日開始軍方才大量投入
這問題跟第一題是一樣的,前提是,您還相信氣象局的數據嗎??(其實您應該多看看您提供的統計表,您的答案都在表上了)
不想幫那個不沾鍋講話
但空中救援原本就是很嚴肅、很專業的東西
鄉民不懂,沒人怪你,但不見得那就是錯的
只是很可惜的是,這件事竟被不沾鍋拿來當藉口
整個焦點就模糊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