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Z010 wrote:
不好意思,我就在貨櫃船公司工作.......
補充一下,那個橘色封條是"船封"。一般報關是要在右門內桿先上海關封條,然後再上船封。<===這種船封,我們carrier稱做"高鋼性封條",是船公司使用的,現在簡化出口流程,船公司封條會代表海關封條使用。不過這種動作是由海關審核認可的。不需要先上海關封條再剪掉上船封。
版大這個可能是貨運行送至報關行,海關剪掉船封,檢驗後才上海關封條,然後再上新的船封。
然後載送至港口上船~<=====這個船封會是直接上船了,不會再加封或剪掉...另外就是,不是貨櫃送到報關行讓海關剪船封,海關的辦公室不會在報關行.....
====================================
海關的辦公室都在船公司有一個讓他專用的辦公室
===========================================
我也是在船公司工作的,因為我的工作是專門接觸這封條的
這種高剛性封條也不是每一家船公司封條都有通過海關認證
是需要船公司通過海關自主管理辦法才行喔!否則還是要在加封上海關封條
受教了~
因常看見的是先加海關封條,很少看到直接加船封的。
那他這樣是不用透過海關驗貨嗎?
不是每票貨海關都會驗...你聽過c1嗎?優良廠商就不用驗。
驗的話,就會換封條。
===========================
恩其實C1海關還是會查驗只是機率很少而C2和C3機率就更高了
C3幾乎是必驗的
其實查驗的手續不只一道有時貨櫃到櫃場裡也會有機動隊海關隨時抽查的
philip99 wrote:
>>>最後是這種釘槍...(恕刪)
電子業在那邊沾沾自喜的公布營業額多少多少,殊不知是把台灣供應商砍的血流成河換來的,而肥到了國外的品牌商,典型的自相殘殺…
唉..
這一點真的是說到很多人的心坎裡...
園區那些個大廠,老是以數量來打壓,每次買個東西,非得要廠商血流成河不可
每年到了年底要續隔年合約,他老大總是一拖再拖、一議再議,公司規格愈大的,合約議下來的時間愈慢,明明是合約啟始日的 1/1 前要議完,能在第一季議完的算好運,大部份都是被拖到 Q2,有些甚致 Q3 才議完的也有
合約金額也是一樣,年年都得被大刀砍成重傷,再不然就是要你包山包海,但錢就是不給你加
基本上和土匪沒啥二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