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此一說~聽說以前武聖是岳飛,後來才被清朝改成關雲長

kooko5319 wrote:
他能不能當武聖,我認為要關羽有資格,那連夏侯淵都比他有資格,畢竟夏侯妙才還軍事管制過兩州呢..(恕刪)


黃忠: 被老人我砍死的人都能當武聖, 那我不就軍神了
heavenkings wrote:
以前上課時候還聽到另...(恕刪)


從成王敗寇論和當時政治角度
其實岳飛差不多等同北洋時代的...
好的話段祺瑞, 嚴重點的話張勳?
DChild wrote:
說趙雲全然沒戰積其實...(恕刪)


我這樣說吧...趙雲很早追隨劉備,就跟跟劉備出身的老兵一樣,但是直到劉備稱帝,他在劉備集團中都只是個營長,根本沒有犯錯機會,您看的趙雲不是歷史中的趙雲,是受老羅影響延伸出來的另一個趙雲了

我們看個實例吧,備稱帝,群臣上賀表,列了前五十個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諸位知道領銜的是誰?"征西大將軍都亭侯馬超"!沒別的原因,"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趙雲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連名字都不能列在賀表上

一個有實權的有實力的大將,是不會連賀表上都沒他名子的,雖然那時還是有門第觀念,稱帝是天下三分的事情了,那時大將排序幾乎已經底定,要不然看看後面,重要戰役魏延、王平、馬岱甚至廖化、張嶷的出場機會都比趙雲多,更不要提再後面的馬謖與鄧芝

趙雲直到死後,劉阿斗要封其他人的時候也順便追封了他,這不是個名將的應有待遇,基本上我們談的趙雲,已經有點架空了,變成一種商標似的,喜歡的人就不分原由喜歡,其實也沒什麼好或不好,遊戲,開心就好
kooko5319 wrote:
您看的趙雲不是歷史中的趙雲,是受老羅影響延伸出來的另一個趙雲了


請問我的哪句話過度捧了趙雲
或是用了老羅的話
讓您這麼說了?

另, 劉阿斗也不是"在趙雲死後要封其他人的時候也順便追封了他"
是有人上書提醒了才想到的
kooko5319 wrote:
有太多人被三國演義誤導了,首先,諸葛是個行政人才,他不善戰的,不管從結果論,還是當下論,他都是失敗者,五次北伐沒一次成功,勞民傷財,演藝裡被他耍著玩的司馬懿才是真正善戰,唐太宗還說過,司馬懿綜觀漢末用兵,無人能出其右,說的是司馬懿先斬後奏千里滅公孫稱王那段...(恕刪)

蜀國兵力有限,而且地形不利於進攻,扣掉運糧草的,應該不到司馬懿1/3~1/2的兵力
攻城要三倍,圍城要十倍的兵力,魏國經過曹操父子多魁的經營,國力遠勝新敗的蜀國,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司馬懿的確善於用兵,不過魏國太強了,他也沒經過真正的考驗,國力比其他人大太多了
漢末用兵,真正無人能出其右人,其實是曹操,不過他不會打水戰,所以有損他的名聲
諸葛亮在條件不如人的情況下,對手又很強,又不出城應戰,只怕孫子再世也沒辦法
說他不善戰也不公平,他也南征過,北伐雖無功,卻也沒慘敗,換作諸葛亮守關中,司馬懿來打,應該會全軍復沒。


kenyeh99 wrote:
蜀國兵力有限,而且地...(恕刪)


以當時的國力而言, 魏要是大軍南下, 蜀漢本無抵抗之力
現在也有不少人認為, 諸葛北伐的目的, 一部分在於政治, 一部分在於制衡
但能用這種方式使蜀維持這麼多年, 真的不能只因"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一評
而忽略他在戰略上的過人之處
而在過程中還賺到張郃一條命...也算值了 XDDDD
姜維?後期有他對蜀漢是福是禍, 其實見仁見智

只是不像老羅和野史那般智近乎妖的程度
從某方面老羅的寫法反而讓我覺得是逆向諷刺諸葛亮
球德洛 wrote:
岳飛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恕刪)


因為岳飛抗金
而清朝一樣是女真族,在皇太極建國號之前稱後金

為了消靡漢人的潛在反抗意識
所以把武聖由岳飛改為關公

岳飛在性格上跟關公有點類似
都是個性過於固執剛硬
因為徽欽二宗的事(靖康之禍)與趙構意見不合
與皇帝幾次爭執甚至撒手而去
把心胸狹隘的趙構氣的吹鬍子瞪眼睛
最後鐵了心決定要殺岳飛一家

秦檜雖然主和且不是甚麼善類
但基本上他是沒有能力去定這種事的
基本上
還是岳飛個性上剛直太過的關係惹來殺身之禍

kooko5319 wrote:
我這樣說吧...趙雲...(恕刪)


那是不是說, 第一個該打屁股的是陳壽, 沒事把你所說的小營長的角色排在跟你所推崇的張飛同列在
關張馬黃趙傳內?




kooko5319 wrote:
諸葛是個行政人才,他不善戰的,不管從結果論,還是當下論,他都是失敗者,五次北伐沒一次成功,勞民傷財,演藝裡被他耍著玩的司馬懿才是真正善戰,唐太宗還說過,司馬懿綜觀漢末用兵,無人能出其右,說的是司馬懿先斬後奏千里滅公孫稱王那段



「三國志:諸葛亮傳」

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

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眉,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据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長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邰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邰戰于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張邰所破。亮拔西縣千余家,還于漢中,戮謖以謝眾。

冬,亮复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亮糧盡而還。魏將軍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七年,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魏雍州剌史郭淮率眾欲擊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還,遂平二郡。
…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邰交戰,射殺邰。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据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于渭南。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于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軍,時年五十四。及軍退,宣王案行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奇才也!

自此看來,諸葛亮是個不善戰的人?

kooko5319 wrote:
趙雲只是相當護衛營長的小官,漢律的五品將,連少將都不算,旅長他也搆不上邊,直到老了,有護衛阿斗的那一段,論資排輩才上了將軍,事實上最被趙迷津津樂道的他沒有過失,事實上是他根本沒機會犯錯,他終生只是無關痛癢的小將,老羅拿他湊人數寫五虎的



史書…
三國志把趙雲排在與關張馬黃一起…終生只是無關痛癢的小將?湊人數寫五虎?
建興元年更是「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

「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本屬公孫瓚,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及先主為曹公所追于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難。遷為牙門將軍。先主入蜀,雲留荊州。
  先主自葭萌還攻劉璋,召諸葛亮。亮率雲與張飛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縣。至江州,分遣雲從外水上江陽,與亮會于成都。成都既定,以雲為翊軍將軍。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五年,諸葛亮駐漢中。明年,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雲、芝兵弱敵強,失利于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軍退,貶為鎮軍將軍。
  七年卒,追謚順平侯。
 初,先主時,惟法正見謚。后主時,諸葛亮功德蓋世,蔣琬、費禕荷國之重,亦見謚;陳祗寵待,特加殊獎,夏侯霸遠來歸國,故复得謚;于是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及雲乃追謚,時論以為榮。

DChild wrote:
以當時的國力而言, ...(恕刪)



小說和正史原本就不能相提並論
太多的人根本是因為打電玩的關係才認識三國和對三國有興趣
而且知道的還不是真正的歷史

打個比方說
魏晉南北朝也出了不少波瀾壯闊的事件和英雄式人物
但提起南北朝
瞭解又有實力可參予討論的人又有多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