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做的不做其實百貨中最大宗的不是冷氣而是燈光尤其是最大發熱源"鹵素燈"限制鹵素燈使用量就好了發熱源少了冷氣也不會吃這麼兇一舉兩得我這自從全面更換燈光燈具後每個月的電費開銷減少支出大概二十到三十萬不到半年就回收燈具成本了所以對業者來說也是利多只是替換掉鹵素燈後如何讓商品看起來依然保有質感這就是設計師要頭大的部份了
tetjk wrote:出風口哪會是 26度, 沒有知識也要有常識....室內機出風口約 10-15度左右....汽車則有可能低到 5℃.所以26度應該是指回風的溫度. 看來您跟另一個回文的大大還真是知識太少,出風口就真的是23~26度,室內機送十度那是家用,汽車送五度那是日系車假恆溫空調的傑作,有開歐洲車的大大有機會測一下就知道,出風口會比設定溫度低個五度左右,日系車是不管你調幾度都一律送最冷的風,所以才有日本車比歐洲車冷的說法出來!大賣場是中央空調的,由數台大型空調箱統一送風,加上風管根本沒做好保溫動作,送到各出風口真的是23~26度,版上有做自動控制跟中央空調監控的大大應該會知道小弟在說啥,不是幹這行的,你是看不到一些"行業內"的眉角,人是最不準的溫度計,一樣二十六度,有人覺得冷,有人覺得熱,不相信的話,叫一個喊冷,一個喊熱的人各拿一隻國家實驗室校正過的溫度計站同一個位置量一下溫度,會有你想不到的答案
我對於這種賣場要不要管制空調溫度我沒什麼意見我覺最嚴重是某些騎樓的店面 ,很多都開放式的. 沒有電動門哦 ,而且還開的超冰冷的 .免費向外面吹送我每天從經過新莊中正路快到新泰路口時. 某間服飾店就如此....我騎車經過都一陣陰風...
wychen57 wrote:人是最不準的溫度計,一樣二十六度,有人覺得冷,有人覺得熱,不相信的話,叫一個喊冷,一個喊熱的人各拿一隻國家實驗室校正過的溫度計站同一個位置量一下溫度,會有你想不到的答案...(恕刪) 這點我很讚同 ,有是怕冷怕熱都還是可以自我訓練可以改善每天都吹23度的自然習慣了.23度 ,一到26度就說熱死了同樣冬天 ,有時明明我穿短褲走來走去..就有人開始包棉被
我對好市長印象深刻猶記他還是環保署長就硬推過塑膠袋環保到現在????我想各位應該心知肚明現在從敦化腳踏車道一直到現在的26度C恩很有趣跟小馬一樣,不過馬兒愛跑步不過有趣的是他們都是首長拜託作點首長要做的事情好嗎?制訂或者修正國家或是市政政策,執行、追蹤、檢討0.......是太難嗎?民生經濟的問題也一樣太難了嗎?所以只能搞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