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刪除文章刪除文章刪除文章刪除deletedelete

其實大陸這邊並不太喜歡“大製作”的電影,因為大都空洞無內涵,過分追求畫面絢麗就容易忽略打動觀眾的東西。
當然若是以票房為評判標準畫面絢麗的電影會有不少優勢,可是影評就不一定好了~不過畫面能做的精緻也算是一種進步啦~
對於香港電影,這幾年其實是在走下坡的,很多文藝青年都感嘆純正的港片已不復存在,香港電影正在越來越向大陸傾斜~不過近一兩年倒是有回潮的趨勢,像歲月神偷這種很受追捧~
台灣電影似乎題材比較窄,有印象的片子好像都是青春文藝片,在目前來看的確是處於弱勢,不過也不像大大說得那麼嚴重啦,“永遠輸給”,個人倒是非常喜歡侯孝賢、楊德昌導演的電影~
有什麼觀眾 就有什麼電影

我不相信台灣沒有王家衛

只可惜台灣沒有懂得王家衛的觀眾

因此沒有商人 甚至政府 去投資本地電影
若論兩岸三地電影工業制度最好的, 應該非香港莫屬了!
因為制度的完善, 所以拍片效率高, 不但能多產, 也能刺激整個市場的經濟, 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
但多產不代表品質高, 香港的片子大多還是以商業娛樂為主, 藝術水準一般。

台灣的話, 因為受80年代電影新浪潮的影響, 片子主要以人文、藝術的方向為主
雖然在國際上出了多位知名大師, 但其實台灣的電影制度進步很慢, 主要也因為這些類型的電影無法帶來巨大商業利益
很多台灣的金主轉向香港投資, 但近年卻進步很多, 從海角七號、艋舺的成功可看出來!

再來談到大陸, 因為很多早期在香港或台灣的電影人材都到大陸發展了, 加上大陸有堅強的資金、實力(演員、片廠)做後盾, 未來應該會是亞洲電影工業發展最蓬勃的地方。

若能結合香港的工業制度 + 台灣的創作經驗 + 大陸的實力, 電影人相互交流、相互學習, 促進良性競爭, 不也很好嗎?

事實上, 台灣電影並沒有輸給任何一個國家過, 但若是論電影制度及創作環境, 我想我們輸給好萊塢已經太久了!



三十天後又是好漢一條 wrote:
有錢就有大場面,沒錢...(恕刪)


大場面不好笑的無犁頭搞笑片, 台灣拍滿多的...
真的不好笑...
王牌天兵 wrote:
大家不要再駡朱導和周導了~~

正所謂的"爛船還有三分釘"

他們分別也拍過"異域"跟"不能說的祕密"

只要他們不要再出來拍戲

相信我們一定能原諒他們的~~~~...(恕刪)


好好的"異域"拍成這樣..
要是給侯孝賢,吳念真,朱天文這班底來搞應該會不一樣
不過後來侯導也走偏鋒了, 也抓不住該抓的感覺了...
台灣的年輕演員多半不太專業...
尤其是口條能力不佳 (這點有些導演提過),有一種學生演舞台劇的感覺

舉例來說:
假設有一句台詞是 "我認為..."
有很多演員會把 "為" 字拉長音,然後再開始下一個字
這不是一般人說話的方式

總之台灣演員對聲音的掌控極差 (日本人拍戲連腔調和方言都有講究),拍戲的人好像也多半沒有感知到這個問題
無聲瀑布 wrote:
名不正而言不順,言不...(恕刪)
至少重點也該討論
而不是專注在於無聊的正名
搞的像政治人物老是愛做的無意義的事一樣

如果到....名不正言不順的程度
那電視台所播的東西,應該沒有人看得懂
也一天到晚會有人抗議,現在到底在說什麼地方啊~~
而不僅止於是在網路上挑骨頭

要正名....我舉個例,看這種要不要去正,而且也有相關的
更普遍,我也沒看過有人去正過
米人、米國,這是啥?
shityou薛球 wrote:
至少重點也該討論而不...(恕刪)


米國 ??這不是日本人的說法嗎?台灣沒人這樣說吧

除了演藝歌唱界人員之外

週周的人,包含長駐中國的台幹,也沒人講中國是內地啊 ?

內地那是香港的說法吧地理說的過去,但台灣其實可以不用去學人家啊畢境地理上說不過去麻

且我們應該還沒跟中國統一麻,雖然很多人還蠻想的.....
yih5761 wrote:
米國 ??這不是日本...(恕刪)


為什麼差很簡單,這篇就是最佳範例

為了一些虛的事物吵到都無法專注
中國爛片也很多 可以看的片子也沒幾部 大多靠那群黃金港星在衝票房 假如沒批港星 大陸的電影能有啥票房
但他們優勢在普遍演員素質好 還有劇本夠嚴謹 還有錢多 票房衝的起來 幾乎可以翻好幾倍

就拿朱延平早期許不了片子 雖然裡面的內容是翻卓別林的東西過來 可是演員發揮出色 票房也衝的出來
再過來用那群歌廳秀的配角 雖然低俗可是夠好笑 票房也衝的出來

基本上華人的電影 多多少少都會學國外當紅片 兩岸三地都一樣
就像香港五億探長也學教父 後來也拍了很多同類型的香港片 大陸之前墨攻也學魔戒

其實台灣不乏好導演 但就是台灣的普遍現在演員素質很爛 劇本又爛 佔多數
基本上如果真的把真的所謂的華人電影史拿來說的話 台灣出身的道演其實素質很高 出國都是有辦法拿獎
就算中國也只出個張益謀 混個坎城影展 李安都拿了奧斯卡 中國跟香港沒一個導演演的戲入圍奧斯卡
就算無間道 劇本好 被美國拿去翻

有一種電影就是最爛 就是賣嘔像 大陸台灣都一樣 就像葉問2裡的黃曉明 演的超爛 最不搭
跟那個樊少皇發揮起來就差超多

一樣是偶像可是拿謝庭鋒在十月圍城裡的表現就不錯 超憋三

能完成導演跟劇本的交代是一回事 可是能把角色淋漓盡致 甚至整部片子都是他在主導 這是一回事

就像所謂最正統的黑道片教父三系列
教父2可以說 三部片裡黑道火拼場面最少 但如果沒勞勃狄尼洛串場 這部片 根本拿不到獎 也不可能再拍第三部

劉德華的門徒就也是那回事

幾乎你可以發現 台灣票房能紅 幾乎都是靠二線演員在充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