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果餅乾 wrote:
白冰冰都說了 可以到國外買阿~
說真的有錢人會沒辦法?? 我才不信~


她那只是普通有錢人而已
真正有錢的是
坐自己的小飛機出去買.
奢侈稅. 哈哈哈!!!遜腳在玩的啦
galileo0714 wrote:
不想著要如何增加人民...(恕刪)


要養這麼多公務人員啊

大哥

公務員的薪水 比民間私人公司員工的薪水還要高不少

這也是世界奇觀

再加上退休的公務人員 月退所得替代率 達百分之八十的這些

就是要人民來養啊

不找你們要錢 向誰要?



據統計數字 台灣的在職公務人員有 90萬人

退休的未計入
這種奢侈稅課得到啥成效?
還不如落實燃料稅隨油徵收、房地產依市價課房屋稅&土地稅,保證政府財源滾滾來!
喝謊言欺瞞奶水下成長的孩子,不容易相信外界的真相。 說別人不敢面對二戰罪行,自己不也竄改戰史教育孩子?
要能訂立一個能「一網打盡」的政策,誰都知道很難,
我何嘗不知道奢侈稅難免會有一些漏洞,
還是對有些有錢人科不到奢侈稅?
但是不有個起頭,又怎麼推行下一步?

01這每天都在罵貧富差距大、到處都是22K!
但是政府好不容易踏出第一步(還沒施行,或許只能算半步..),
又有一堆人忙不迭的左批右打。
到底是政府不行,抑或根本是人民水準不到,
不是很明顯嗎?
jahvet wrote:
01這每天都在罵貧富差距大、到處都是22K!
但是政府好不容易踏出第一步(還沒施行,或許只能算半步..),
又有一堆人忙不迭的左批右打。
到底是政府不行,抑或根本是人民水準不到
不是很明顯嗎?..(恕刪)

人民水準不到
得罪了大大還想走? 關門~少林寺 18 銅人......

Com!c wrote:
奢侈稅的設置感覺很奇...(恕刪)

Com!c wrote:
至於打房價的問題

也許應該參考德國的作法


說的沒錯

可以考慮德國以及北歐的做法
買入住宅性質的房屋, 強制之後三到五年內不准脫手
如果已經有一棟住宅房產, 買第二棟房產更要求十年之內不得脫手

而且他們有增值上限(類似股票的漲停板做法)
比如說增值不得超過原價位的10%
原本買入住宅型房價是20萬歐元, 你要賣頂多增值到22萬歐元就不能往上加價錢了
如果想買的人多, 那就舉辦抽籤看誰能抽中購買權(但是人人都有自己的房屋, 很少會有多人搶一戶的機會)
在這同時, 政府大量推出都市更新建案, 由政府來當營建公司蓋房子給國民居住
最後那些想炒作的人都避開房產這一區塊

因為政府的信念是, 人人有房居住是基本人權, 不該做為哄抬炒作的工具
所以盡可能讓炒作房價的動機降到最低點
所以在房貸危機風暴中, 德國受害程度也最低


jocoliu wrote:


你不曉得"奢侈稅...(恕刪)


LV就是絕佳的例子

太多人買, 人手好幾包

一堆亞洲觀光客擠在香榭麗舍大道上的LV旗艦店東挑西揀

像極了在傳統菜市場買菜

有錢人就開始覺得LV品味低俗像是地攤貨

這時候開始強調"低調奢華"

買個愛馬仕的柏金包(動輒40-50萬以上)才叫有品味有格調夠奢侈

真正的有錢人當然是希望市場區隔能做出來

如果一個LV只賣你199台幣, 你還會覺得那是名牌嗎?

當然是要別人買不起但是你買的起的東西才能拿來炫耀阿
那動輒好幾百億幾千億的土地開發案
要不要再扣一次奢侈稅?

買賣房屋也要扣奢侈稅才對
超過三千萬的就扣20%

扣奢侈稅之前
應該取消對大財團的稅賦優惠才對
那才是最不公不義的奢侈稅
標題就失敗了...什麼叫即將上路?

條文都還沒走出行政院哩?何況這還要過立法院....

以現在行政立法兩院的效率 等到上路可能都還要一兩年....

也不用舉啥3000 c.c. 的車來當例子...

連是不是單純用3000 c.c.來當作課徵標準都不知道哩....我想價格才會是主要目標, CC數就像前面有人舉例

一樣, 頂多是參考用,......

另外有一點更是看得出鄉民很矛盾,.....

之前金融海嘯的時候, 看到有錢人拼命買奢持品...就在那裏唉要課奢持稅想辦法從有錢人身上刮一點油水

來符合所謂的公平正義

現在景氣轉好了, 有點閒錢了, 又在那邊唉 課奢持稅刮到自己,....

一樣的政策, 隔沒多少時間就自己打自己的嘴了, 鄉民真是.....

aliputa99 wrote:
為何每次政府在提出這...(恕刪)


不算 因為你只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白面書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