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ra007a wrote:呃 你怎麼之前那篇給...(恕刪) 給砍了是因為有人過於敏感我的原文是台灣目前有四種方言給人使用華南語系:閩南語華北語系:普通話華北語系:客家話(Hakka起源於華北,搬遷到華南,姑且當華北)南島語系:九族哪一種語言能自稱台語,代表台灣?而忽略對於其他語系的公平性?香港中文大學的語言學習中心網頁也有很費解的事情:香港話(http://www.ilc.cuhk.edu.hk/Chinese/index.htm)香港話?廣東話?
taihoku wrote:我晚點去問問看客籍朋友請她幫我考證一下在客家社區對於該語言的正統稱呼 並不是要爭什麼啦,只是一個例子。有一次帶小孩在老婆娘家作客,座上的長輩都是客家人。只有我和小朋友是說閩南語的,和長輩溝通得靠普通語,就是國語。小朋友聽到客家話就很興奮,不斷的說我們台語是怎麼說的,台語怎麼樣的。就有長輩說話了 : 不是台語,是閩南語。小傢伙搞不清楚還在台語東台語西的,又被矯正一次。基於族群的尊重,就不要居"台"了吧。
REIBLUE wrote:突然熊熊覺得...囧...(恕刪) 不會如果是女孩子學說台語怪怪的腔調很可愛附帶一提連大金門跟小金門都會有腔調的不同了而大金門的村跟村之間有時也會有腔的不同扯的是去廈門時兩邊相隔了這麼多年居然兩邊的口語還很相近從"粥"這字超多種的唸法就覺的很有趣只是我不會用注音拼這音--"
scotthsiao wrote:並不是要爭什麼啦,只...(恕刪) 不過問題是,"閩南語"一詞,在這個語言當中反而說起來很拗口無法流暢所以很有可能無論是Holo或是Hakka來說,"閩南語"一詞都不是原生語況且閩字的"門""虫"含意上也有種歧視與不潔的意味在就跟之前硬要稱原住民是"山地人""山胞"一樣,是不太妥當然後我們再反觀與我國使用類似語言的新加坡,他們是稱之為"福建話"而非"閩南語"因為這種種原因,所以我認為若能夠考據一下會是比較好的不過得等我先聯絡上我朋友 任何事物,能夠忠於原味,那一定是最理想的囉,也不會給人借題發揮騷擾討論的空間,你說對吧?
Chen_Kenichi wrote:因為有一次我問她們有沒有「柑仔蜜」給我切來沾醬油加薑加糖 這個東西絕對是只有我國南部才聽得懂無論是發音或是吃法我第一次聽到反應也是,蛤?那是什麼? 不過其實蕃茄沾醬油加薑加糖不錯吃沒有嘗試過的朋友可以試試看,強力推薦
如果要考據的話...說閩字是門加虫再污衊一翻肯定是文字獄了閩字是朝代名,西元892~946,十國之一,王審知所建,據有現今福建地方,為南唐李璟所滅。福建是由後來的福州、建寧二府各取其首字而得名。東瀕東海,南瀕南海,西界江西,北界浙江,西南界廣東,面積約十二萬一千一百方公里,省會為福州市。以古名閩為簡稱那這樣到底是先出現閩這個字還是福建這個名稱?哪個最純真最古呢?住在福建的閩南人用閩南語唸閩南語三個字會很拗口嗎?我聽了是不覺得,每個人的感覺不同,Singapore用福建話三個字在學術上來看也不一定很正確,所以提任何論點都要佐證啊,不然只是空打,徒增是非
台灣這塊地從古早到現在,已經有很多的族群在活動,大家同在這塊土地上生活,需要的是互相尊重和接納。就算是最早來的族群,我們稱原住民的,也不是原住。有考證的應該是已經消失的矮黑人,是賽夏族矮靈祭的主角。所以有學者稱目前的原住民為先住民。漢族到台灣也是歷經波折,有早來也有晚來,當然也有不同地區來的。福建古稱閩,所以福建南部就是閩南。他們來的比較早。客家族群來的稍晚,應該來自廣東。這些人也會互相內鬥,如泉州章州火拼。現在誰還分得出來?平埔族很早就已經漢化,也許你我的基因裡就有平埔族的。不同的民族融合,可以帶來活力,就像古代的唐朝,現代的美國。融合的力量這也是台灣立足世界的資本。分化呢? 對誰有利? 當然是政客 !製造對立就有政治的資本。(點到為止)
香腸--> "and 強" vs "and 前"撞球--> "long " vs " 懂"誰--> "相" vs "想" vs "甲" vs ""穿衣服的"穿"--> "清"的台語 vs "淺"還有中部人(彰化人?)很喜歡在每一句話後面接個"嘿"..不管國台語例:去麵攤.."頭家..幾挖咪嘿";叮嚀別人.."小心一點嘿".....等等想到再來補充...
kinyo136 wrote:我想會不會是您有誤會...(恕刪) 嗯~有可能,聽到的不是你叫他,而是你和他..光『你(和)他』這句話就有好幾種說法..哩()伊、哩(尬)伊、哩(餐)伊、哩(憨)伊..等說法,deja585 wrote:香腸--> "...(恕刪) 大大你一定是在中部活動,你所提到的腔調比較像是中部人在講的,尤其是彰化那一帶..對了,上次有一串討論語言被停掉,我本來想問的問題,不知道誰能回答我,請問各位大大,誰知道『草莓』的台語怎麼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