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環境比以前好太多, 相對的, 也有不同壓力, 過去真的如許多人講的那麼容易生活嗎?舉我個人為例, 我到高中一年級, 我家才擁有自己的房子, 我考上上高中, 得到令我欣喜若狂的禮物是一台捷安特變速腳踏車, 價值多少? 我永遠記得那數字, 2700元. 那是得花我父母辛苦多久賺到的錢. 我們家第一台自用車車, 是我高三時,家父買的一台二手速利1.2.(我相信在此發言的搞不好還不知道這是何種車). 我老爸第一次出國是50幾歲的事了.這很久嗎? 民國 70幾年的事. 剛好70年次人出生之時.並不是在比現在或是過去如何, 我父母親那輩, 花了大半輩子, 50歲才擁有現在年輕人所講而立之年所該擁有的. (我父母都2年級生)我們家算小康了, 父母省吃檢用只為讓子女受更好教育.我5年級後段班, 我到大三, 才自己打工買了一台5萬多電腦, 還拜託店家分期付款, 大學到畢業止, 同班有機車不到5個(全班45人), 我的手機, 是到工作3年後撿人家二手使用, 我還記得,第一份工作得到的年終獎金, 花了8000元買了想了5年的山水小型組合音響, 這是那時事情, 當時大學入取率30%初頭. 70年後期到80年初期的事.80年中期, 想要買房子, 沒有那麼容易, 房地產飛漲, 大部分人還是得背負2,30年貸款, 當時利率多少, 5%算相當正常的.各年代都有不同的壓力, 不是誰先誰後. 看看我女兒, 就算9年級了, 她們一樣會有不同的生活壓力, 因為時代變遷.對我而言, 而立之年, 不是物質, 而是心態與對自己將來的打算計畫.30歲, 會有種感嘆與失落, 到40歲, 還是會有, 50歲, 一樣. 這是正常的. 重要的還是自己對生活的態度為何.
mtsui wrote:是呀,父執輩在工作的...(恕刪) 看到這篇就想起幾年前的某個笑話某2位高3生的對話某天,補完習...我和同學在回家的路上感嘆著..."不知不覺...已經高三了""是阿""想當初...我們立志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是阿""立志上了高中,要把球打好,電腦學好,馬子把好...結果呢?""一事無成""想想,有人小一就會焰之球了...""唉~" "有人小三就有小叮噹了...""唉~" "有人14歲就在開閃電霹靂車了...還拿了世界冠軍""別說了...""當初看小蘭是個漂亮的大姐姐...現在呢?我們已經比她老了!""是阿...看看工藤新一...才高2就已經是家喻戶曉了...""看看希洛他們...高中就在駕駛鋼彈了...""我們都跟赤木剛憲一樣大了...他正進軍全國...而我們...""一事無成""唉...有人國中就當上職業棋士了...""不是也有人國中就當上靈界偵探?""還有人國3就在找四神天地書咧!""而我們...""一事無成""悟飯還小就打贏賽魯了...""別說了...""魯夫已經幹掉一個七武海了...""別說了...""志狼已經學會鬥仙術了...""別說了...""而且他已經跟真澄搞了...""啊~~~~~~~~~~~~~""不過話說回來...不是有人為了上東大重考3年嗎?" (振作)"嗯...我們絕對不能變成這種德性!!" "回家趕快唸書吧~" "好!中央電機!!我來啦!!" "台大電機,世界最強!!!" (4個月後,這兩個人都沒考上...)
現在這時代不婚族可多的勒有些女生賺錢都比男生厲害了他們幹麻要嫁更何況男生賺的錢少怎麼養一家子現在年代不比以前了~我記得沒錯的話我爸28歲才結婚29歲生我哥不算慢吧!!~可是那時候他已經工作14年了因為我阿公車禍被迫我爸國中2年級讀到一半就去當學徒扛家計了~供我大姑姑跟小姑姑讀書學歷只有國中2年級所以他再說我在你這個年紀都已經怎麼樣怎麼樣的時候我都不敢說啥
我是六年級生,平心而論,七年級生給社會的觀感,是有較多比較負面的訊息,特別是公司裏看到這些新進的小朋友,敢於要求福利,是他們的優點。不過工作的態度、積極性,對自己能力的體認,多數還是可以再加加油。六年級生的環境背景,升學的壓力,工作的競爭都比七年級生來的大(我們還得面對成長環境更差,受到更多磨練的五年級生)以受教育的背景環境,我們受到更多的約束,體罰這名詞也從來沒被人重視過,算是受教過程正常的一部份。不知七年級的朋友能接受考試考不好,就得被剃光頭這種事嗎?鐵,還是要百鍊成鋼,有些精神面的東西,不是時間的改變就會有所不同的。
jyjyli wrote:我5年級後段班, 我到大三, 才自己打工買了一台5萬多電腦, 還拜託店家分期付款, 大學到畢業止, 同班有機車不到5個(全班45人), 我的手機, 是到工作3年後撿人家二手使用, 我還記得,第一份工作得到的年終獎金, 花了8000元買了想了5年的山水小型組合音響, 這是那時事情, 當時大學入取率30%初頭. 70年後期到80年初期的事....(恕刪) 沒有從小和父母一起苦過,為謀生而掙扎的孩子,是很難體會這種感覺的....
香酥雞 巴比Q wrote:沒有從小和父母一起苦過,為謀生而掙扎的孩子,是很難體會這種感覺的 現在是憶苦思甜活動時間麼上年紀的人就是不自覺地倚老賣老,我每次話當年也被老婆笑人老嘴碎真愛唸別的不說,我想到我那年代普遍的性苦悶氛圍,就覺得新世代還是比較爽,我們那時候男生只能偷偷傳小本的回家打手槍,哪像現在有這麼多元便利的線上A片資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