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惡性循環,
唱片界如此,
綜藝界也如此.
印象中以前國中高中時代,
在玫瑰唱片,佳佳唱片,大眾唱片,乃至住家附近的小唱片行,
經常是大排長龍,
人手都一疊CD等結帳,就算是窮學生,
一個學期買2~3張CD也是很平常的事.
那時大牌歌星動輒百萬銷量.
現在雖然聽音樂的管道更發達,
但是感覺專輯都被稀釋掉了,
唱片公司非得一再改版送贈品,拼裝新歌加精選,
才能勉強衝一點銷量,
然後再大牌的歌星,賣超過10萬就要偷笑了.
接著經費縮減,好歌越來越少,
大家嫌難聽,
願意購買的人更少...
這都是惡性循環.
整個綜藝界生態如此,演藝界也是一樣,
當鄰近的日本,韓國,甚至中國 電視都開始數位化, 16:9撥出,
HD頻道越來越多,
但是台灣依然大家被傳統百台有線電視養大胃口了,
只有少數人願意投資藍光劇院,或是裝衛星收日本BS節目,
MOD有HD節目沒錯,但是頻道商依然被有線電視系統把持.
因而主流頻道無法在MOD上架.
還有種怪現象政府雖然有在補助HD錄製節目,
但是台灣人自己看不到,
我朋友還是在日本BS看到打日語字幕的台灣偶像劇.
台灣雖有免費的公視HD數位頻道"HiHD",
但由於大部分家庭電視就算支援數位電視,
也只支援SD,
因而能看到的人還是不多.
詹先生說得沒錯,華人娛樂中心在台灣,
但是現在拍攝品質已經輸人了,
台灣的優勢在於人才與創意,
再過幾年,大環境更差,
等到台灣的人才都被榨乾,新人不願意加入,
再加上中國那邊到了崛起的時候,
台灣的演藝界還能撐多久?
論節目內容創意 華人節目....中國遲早有崛起的一天.
到時候台灣拿什麼來競爭?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