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hiban wrote:
機電系統是歐洲地
車子是日本地
台灣高鐵是歐洲與日本混血的產物


機電系統是歐洲的,車子是日本的?就已經說這是不對的,到底還在亂說什麼!不管是 wikipedia,或是高速鐵路工程局的網站,花點時間都可以找到資料,難道寧願相信報紙,也不能夠稍微花點時間澄清疑慮嗎?

就算高鐵系統不是 100% 複製日本的新幹線,也不至於是 50% 日本 + 50% 歐洲!

另外,以混血高鐵來批評高鐵的系統安全更是鄉愿,要是混血=必然會出問題,不可以使用,那之前其他網友舉例的飛機和航空系統要怎麼辦;好,就算不要講飛航系統,那講講台鐵或是台北捷運,這二個也都可以說是混血的,特別是台鐵,其使用的車輛系統來自於英國、韓國、南非、美國、日本等國家,而且還有台灣自行改裝的,跟高鐵比起來,台鐵不就是聯合國?!
大家也不用擔心
高鐵通車典禮會邀請光頭先生去
光頭先生是一位很小心仔細的人
他也再三強調安全第一,不可以為通車趕工忽略品質
在他沒去試乘前,我也不敢去搭~~
此外,聯合國沒什麼不好
重要的是人員訓練及資質的問題
根據朋友與高鐵交手的經驗
是有待加強的~
反正不急著搭
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To be Who You Are, To Love What You Are.
to3210 wrote:
硬體的問題應該比較小


agree+1
接連幾次意外,不都是溝通上的問題嗎?
語言、態度、程序上的問題是比較嚴重的,
人員訓練要再加強。
失去,才知獲得更多。
高鐵最被眾多網友所疑慮的就是「歐日規混合」的問題
最近在摩天漢世界討論板看到一篇文章,是snaky網友所寫的
希望能稍解大家心中的疑惑

snaky於2006-11-27 04:50 PM發表於摩天漢世界論壇 :
『我這個搞電子系統設計的不得不跳出來說明一下

基本上系統設計無所謂原裝的就是好這種事
向來也沒有歐規就比日規好的原則
"只有經過長期、完整測試 考慮所有邊界條件的系統 才是好系統"

幾年前在名古屋墜機的A300空中巴士 造成264人死亡
就是典型歐規系統出苞的例子
講求高度自動的歐規系統 在A310上已發生多次人機對抗 造成空難
後來的桃園大園空難也被認為是另一個人機對抗的結果

平心而論 歐規系統講求高度自動化 對於人力操作抱持不信任態度
美規系統強調機械強軔度 相信飛行員的經驗 當然對飛行員的訓練也非常紮實
日規則系統設計精巧 同時也講求操作人力素質 系統自動化程度反而偏低

"理論上"歐規系統會有最好的系統安全性 因為人為疏失通常決定了整個系統的可靠度
越少人為干涉 系統就越穩定

"實際上"美規的系統往往比歐規耐用可靠
因為系統總是在某些情況必須切換成人工操作
特別是在自動系統"顯然異常"的突發狀態下
偏偏這種邊界條件(Boundary Condition)是研發測試過程中很難全部覆蓋的
而歐規的系統就會很容易在這個時候出紕漏

以工程角度而言 高鐵要改版的話
應該全數換成日規控制系統才是正解
不過當初台灣高鐵會切換成日規系統 在於日規比歐規便宜太多 (好像是幾百億嗎?)
導致台灣高鐵寧可付給歐鐵鉅額賠償金也要轉用日規系統 (即使是這樣也還省下幾百億
就商業策略上來說 這是BOT成功之處 若是政府主導就不可能在開標後再轉換合約商)

但當初歐鐵會得標不是沒有原因 畢竟高鐵是採規格標不是最低價標
其中得標因素之一就在於歐鐵採用雙向號誌
所以在鐵道主線之一出現異常時
仍然可以以單線雙向模式維持鐵道運行 雖然必須降速減班
但仍比新幹線採用左去右回單向系統來得有彈性得多

想必日商後來翻案時也同意了必須加裝雙向號誌系統
否則是沒有辦法通過高鐵局的規格標 日本首次輸出的新幹線 也從此變得血統不純正

以日本人龜毛與自負的個性 當然是很難嚥得下這口悶氣
也導致了後來日本常單方面看衰台灣高鐵

先前日本發生通勤電車超速出軌死傷慘重 引起震驚
有兩點值得注意的的"細節"
1)該列車太舊沒有加裝自動限速系統
2)日本通勤電車始終以"一分不差"的準時出名
也就是即便該條通勤線只有非常低水準的自動化
幾十年來仍舊以最高標準運行無誤!...直到出事的那一天。

請問台灣的鐵道系統妥善率、準點率有哪一天有那達日本水準?
台鐵在10年間出了幾次軌死了多少人?
有幾次平交道事故不是因為柵欄控制失誤導致的?

在這樣的操作員素質底下
高鐵局要求採用較為自動化的歐規系統自有其道理
因為日本新幹線也是極端需要優質人力才能發揮所長的系統

台灣人...某種方面來說
跟那種前晚會喝得醉醺醺的TGV列車司機比較像
你要真全部換成日規系統 我才不敢座哩

高鐵的雙系統已經吵了很久 但我認為目前需要的是更多更嚴密的測試
不是非專業的口水戰 如果大家以為換套控制系統就可以放心營運
反而忽略了縝密的測試 那才是一切災難的開始 』
我的部落格,歡迎來坐坐:blog.yam.com/weatherman
acer wrote:
機電系統是歐洲的,車子是日本的?就已經說這是不對的,到底還在亂說什麼!
不管是 wikipedia,或是高速鐵路工程局的網站,花點時間都可以找到資料,
難道寧願相信報紙,也不能夠稍微花點時間澄清疑慮嗎?
就算高鐵系統不是 100% 複製日本的新幹線,也不至於是 50% 日本 + 50% 歐洲!
另外,以混血高鐵來批評高鐵的系統安全更是鄉愿,要是混血=必然會出問題,不可以使用,那之前其他網友舉例的飛機和航空系統要怎麼辦;好,就算不要講飛航系統,那講講台鐵或是台北捷運,這二個也都可以說是混血的,特別是台鐵,其使用的車輛系統來自於英國、韓國、南非、美國、日本等國家,而且還有台灣自行改裝的,跟高鐵比起來,台鐵不就是聯合國?!


台灣高鐵早期確為歐規公司得標,
早期施工之際當然採用歐規所需之機電&土建
後來台灣高鐵改採購日本新幹線車輛
台灣高鐵還被原得標歐規公司告

這樣哪裡不能說台灣高鐵的機電系統是歐洲的,車子是日本的

混血當然不必然等同會出問題
但是目前台灣高鐵未營運前的狀況百出(重大的脫軌事件目前已經兩次...)
任誰都不免懷疑台灣高鐵營運後的安全性
ichiban wrote:
台灣高鐵早期確為歐規公司得標,
早期施工之際當然採用歐規所需之機電&土建
後來台灣高鐵改採購日本新幹線車輛
台灣高鐵還被原得標歐規公司告


資料來源?

"早期施工之際當然採用歐規所需之機電&土建"?光這句話就問題重重...

1. 早期施工之際,這是什麼時候?是已經真的施工,還是根本就沒有施工,只是在提案、定規格的階段?

2. 其次,何謂機電,什麼又是土建??到底是哪一個採用歐規,還是不用管,反正車子以外的都是採用歐規??(上上篇已經寫也蠻清楚,為什麼不參考一下)

高鐵是一種高科技系統,是可以很清楚討論的,而且 Mobile01 臥虎藏龍,有問題拿出來都可以專業的討論,所以要談系統,就好好講清楚,要是不清楚,就順便把握機會弄清楚一下,不要一直混淆不清的亂搞。
acer wrote:
資料來源?
"早期施工之際當然採用歐規所需之機電&土建"?光這句話就問題重重...
1. 早期施工之際,這是什麼時候?是已經真的施工,還是根本就沒有施工,只是在提案、定規格的階段?
2. 其次,何謂機電,什麼又是土建??到底是哪一個採用歐規,還是不用管,反正車子以外的都是採用歐規??(上上篇已經寫也蠻清楚,為什麼不參考一下)
高鐵是一種高科技系統,是可以很清楚討論的,而且 Mobile01 臥虎藏龍,有問題拿出來都可以專業的討論,所以要談系統,就好好講清楚,要是不清楚,就順便把握機會弄清楚一下,不要一直混淆不清的亂搞。


照樓上的說法
機電 土建都要一一列舉清單來釐清是否為歐規 日規
不如您來告訴大家
幫大家解開這些謎團
不要一直義憤填膺地讓人感覺您好像幫台灣高鐵辯解
這不禁讓人懷疑您和台灣高鐵的關係...

上面所提出的問題:
混血當然不必然等同會出問題
但是目前台灣高鐵未營運前的狀況百出(重大的脫軌事件目前已經兩次...)
任誰都不免懷疑台灣高鐵營運後的安全性
您要不要幫大家釋疑?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4121803225
即將試車的台灣高鐵,是個問題多多的「混血兒」?
日本鐵道技術協會十月號會刊刊登一篇專文,
揭露台灣高鐵不為外界所知的「秘辛」。
剛剛的新聞報導

高鐵28項重大缺失如何能在兩個月內解決,
機電核心系統沒整合,
號誌未連鎖,
列車一個月出軌2次,
苗栗雲林沿線地層下限等一連串老問題,還是沒解決。
其實"yzchen"兄轉貼的文章中只有提及系統部分~~~
對於硬體方面並無解釋~~~
讓大家擔心的部分應該是系統與硬體的配合度是否會有不相容或是衝突的現象~
加上高鐵的安檢尚未通過~
而且加上政治力的介入讓人更擔心高鐵是以政治為前題來通車~
而不是以安全為前題來通車~~

"acer"兄~你的發言也不必太激動~
看起來你對高鐵的結構比大家熟悉~
是否可以請你就系統面以及硬體面來協助我們大家可以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以及認識?
謝謝你~
我不是愛敗家,只是一堆敗家因子在我腦海中~
鬍子Benson wrote:
唉~~不知道會不會又是在開空頭支票喔...(恕刪)


剛聽廣播 新聞說:跳票啦~~十二月不會通車了
My Blog http://tw.myblog.yahoo.com/armadise-daven/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