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那個阿婆跟孫子的客家廣告拍的很棒請舉手!

"燒給妳"那篇不錯笑.....XD

不要管預算來源的話,是很不錯的廣告
某貓的生命三元素:書、咖啡、碳水化合物。
我是客家人,國台客語都非常溜,"沒看過該廣告",對政治人物選舉就說自己有什麼血緣或是開始學客語原住民語非常反感,也沒去過哪個蚊子客家文物館。

會講台語講了解"台灣"(閩南?河洛?)文化嗎?
會講國語就比較能溝通嗎?
學習英文可以幹嘛?

我不了解大家所謂的客家文化是什麼,我只知道從小生長的客家村落裡自己接觸過的風土民情,我們村裡不搗麻糬沒有油雞也不強調硬不硬頸。

我要我的小孩講客語的原因只是不要忘本,會講國台語的原因是可以跟多數人溝通,會講英文的原因是可以跟世界接軌。

而且說真的,我寧願沒有這些廣告,從到外求學到現在被非客家人冷言冷語的事情太多了,是誰雞腸鳥肚?
eugenelin wrote:
這只是單純主體問題

我是麥當勞股東的話才會在意麥當勞廣告有沒有浪費,浪費判斷標準也是廣告對麥當勞銷量、和最後的淨利有沒有提升效果

客家廣告是用稅金進行的話,我作為納稅人就會在意這筆錢有沒有浪費,至於浪費與否的判斷基準,端看最終效益是什麼,我確實不知道他效益在哪裡

不過政府資源的耗用本來就難以判斷效益,所以我也不會認為花這錢有什麼大不了的,至於廣告拍得棒不棒,說實在話我真的無感,可能客家人比較有感覺吧


你說的沒錯呀
但你所說的算是後面"檢討"的步驟
我說的是"認定"的部份
總是要先認定才能檢討吧

再說
客委會不把預算拿來為客家文化宣傳
你要他做什麼???
majumi wrote:
我不講政治、不分離族...(恕刪)


非筆戰,不過同樣的道理
也可以看成為什麼要信仰上帝
傳統正是一個未知而安定力量
我想這廣告的用意並非要普遍大眾來學客語
頂多帶起一些口頭話語的風氣
最主要是讓有客家血統的人去重新認識自己族群的語言
進而能夠和同族溝通,也能夠尋求到一份歸屬
外加語言的多樣性在一個健全的國家是非常重要的

如你所言,了解客語就等於瞭解了客家文化了嗎
答案是當然不會,正因為任何語言只是工具
那我真要反問一個沒有學習原住民語言的人
他真的會懂原住民的傳統麼?
而這些傳統的考證和延續來自於誰
我的推論是只能由族中長輩對後輩的傳授
而這一切的過程 我想不該用國語來教吧

至於廣告嘛,用意只是帶起話題
比起歌功頌德客家人優點的題材
這種幽默風趣的方式
也比較能讓非客系的人能接受
和初期的廣告真的進步多了
選在春節大家都在電視旁邊打麻將時強力放送
這招也頗厲害,肯砸錢又有品質
只是播出的頻率多到誇張

對了,我只是來自雲林的蕃薯囝仔
只會講破破的台語,也不太燒香拜佛
不用太扣我帽子
播這個我覺得比看一些垃圾節目好多了,
春節特別節目都沒這廣告好看!

fishbird wrote:
其實應該意思是 就算是外國也有客家人的吧(恕刪)


其實小弟的意思是..
不用用到外國孫子回國這種老梗設定,小弟父叔輩的也都是離家外出打拼.其子女連聽都聽不懂更別提交談.
每次看到堂妹們的雞同鴨講就覺得無奈與可悲...
這種身邊就有的案例難道不會比啥回台度假的孫子來的貼切真實??

我不否定主辦單位的認真...但光從這點也看的出他們真的離人民好遙遠...

David-Kuo wrote:
我一系列看下來、今天...(恕刪)


歌還不錯

阿婆: 這個音樂很好聽~~

孫子: 喜歡的話 我燒給你~~

阿婆追著孫子打, 說: 我還沒死哩~~

孫子邊跑邊說:我是說 mp3啦(燒錄給她啦)~~

之後, 阿婆就教孫子一些客家話.........

這一幕情景很感人, 也很有創意.........

客委會拍這個, 應該純粹想以溫馨的畫面喚起大家

對少數文化的尊重,不明白為什麼有人就喜歡政治化

真是破壞了這麼美的畫面..................
cowboytwn wrote:
年度最佳的應該是客家妹在圓山飯店溜滑梯。


通篇看下來,就看到這邊我笑了
我自己不懂什麼客家不客家,只單純看廣告,覺得廣告很多地方有笑點啊
就把它當成單純的『銷售廣告』,不行嗎?(雖然是花我們納稅人的錢)
如果大家要認真探討預算與族群與其他bala bala的關係,那可是可以開論文的呢
過年嘛(還沒過十五,都算過年)~放輕鬆點行嗎

majumi wrote:
我不講政治、不分離族...(恕刪)


我也看不懂啊~
その価格ではお受けできません、割引率を上げてくださ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