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20051110 wrote:
可是對岸的投資機會不...
這也是我想知道的地方,農16蓋那麼多大樓,既然這麼難賣為何還一直蓋呢?那邊我看至少有幾千戶新屋
吧?而且還在蓋也越賣越貴? (恕刪)
台北土地取得不易,在扁府有意重南(行政中心南遷),及高鐵題材下
建商是先蓋先贏呀!
再說一個建商養工人不做事是很蝕本的
所以可以蓋就蓋,賺個人事成本也好.....
不過就目前台灣狀況少子化及向大陸發展來看
房子的需求應該會減低才對
只是短期內在高鐵或捷運等題材帶動下房市正熱....但若沒需求或對不動產管理沒經驗還是別碰的好
還有房子最好買在你容易管的到的地方
若您住台北就不要閒閒沒事想要在高雄買個房子想讓他增值或收租
屆時管理就會造成您極大的付擔
就以我朋友為例 他自己有棟房子但沒住(跟父母住)
三步五時還得去那房子看一看或清掃一下(颱風或下大雨時還要擔心會不會門窗沒關好或漏水啥得)
租給別人又得擔心房客習慣不好,到時租金還得貼去維護房子
有時算一算並不見得比定存划算
我還有一個朋友是買個20坪房子租人 還當了一年多的包租婆
不過後來房客搬走後至今尚未有人續租,託給仲介賣目前還是乏人問津(當然價錢是高於當初買進價)
ps.我還蠻喜歡高雄火車站至左營那一帶的,只是工作不在那 喜歡也沒用,不然高雄房價在台北看來還真是便宜呀!
一個民國七十年進入中鋼的基層員工
民營化之後就算是舊制的員工
如果表現平平,也算是個資深工程師
到今年 每個月的薪俸可以拿 90K~120K
另外還外加年終獎金,還有每個月的營運獎金分紅等等
還有每年19~30張的中鋼股票
如果是新制員工~菜鳥課長也不過月拿 5x K
新制舊制就差很多了....
如果這位舊制的中鋼人~年輕的時候娶個國小老師當老婆
現在老婆的月薪應該七萬五左右
再過幾年搞不好就可以用五五專案優退
每個月還拿七萬多的月退,目前都還是免稅
如果理財有方,或是當房東的話
如果加上祖上積德留幾筆房子跟土地下來的話
這種人並不是少數
就算股票跌個五千點,房價腰斬一半~~這些人依然實力雄厚...依然把買房看房當作是一項退休後的休閒活動
因為對他們來說~在公家機關久了~低調習慣了~理財觀念也相對保守
放定存~外匯定存~債券~房地產~收租~
這些人放在娛樂以及奢侈性物品消費上的錢~可能最多的應該是國內國外旅遊~保養品化妝品等等~
什麼名車逸品對他們來說有一定的免疫
不要以為不景氣會波及所有的人
不景氣基本上跟這些人沒什麼關係
人口外移~少子化~也不關這些人的事~~國家負責他們到老死..他們只求不要出個敗家子
在總體經濟的統計數字上反應不出這些人的存在
但是當你在台北縣市租房子的時候,
房東往往都是這些人
社會本來就很不公平
不公平的現象只會愈來愈嚴重
ka20051110 wrote:
一堆人到對岸工作...(恕刪)
其實在三年前~~你的疑問~~也曾經是我的疑問
但是有很多事情~~不是只有疑問就好~~有時候還是得多實際走一走才知道疑問背後需要思考的地方~~
三年前陪朋友去看台北市六張犁捷運附近的新建案
新建案一坪35~38萬
朋友就說了一句說:"真不知房價在漲什麼?"
結果最後沒買
三年後因為結婚生小孩~~他終於買了
一坪30萬~~但是是買在台北縣
就好像流浪教師的問題...
有時候人家說說抱怨一下
沒有必要大驚小怪
三十年前如果家裡有人去念師專~~會被鄰居看不起~~認為這個家庭經濟能力不足無法讓小孩上大學~
小時候作文寫"我的志願"寫"想當老師"
老師看了你的作文會跟你說當老師沒前途
結果現在長大了~~
會發現老師的女兒也在當老師 .... 還是趁著五六年前還算好考的時候趕快卡進去......
現在會喊老師累~沒自尊~小孩難管~教改如何~
但是如果問他們願不願意離職~轉行去混電子業~資訊業~服務業~把機會讓出來給流浪教師
我想十個人有九個半都還是選擇繼續當老師
可憐了這麼多流浪教師~~不是能力不夠~而是時也命也....
十年前去當兵~~輔導長會慫恿你去簽志願"軍官"
十年後現在連當志願役"士兵"都還得用徵選的...而且名額還是爆滿.....
十年前有人棄私立大學不讀~跑去當消防隊
被很多人說成想不開...
十年後他開百萬轎車~~四處看房子
但是當初去念私立大學的同學
現在還是騎機車租房子~欠就學貸款跟卡債
很多事情你得經歷過~看過之後才會深刻瞭解
並不是網路查查~看看報章雜誌新聞媒體~~看看某某趨勢專家出的口水書~~看看一堆號稱專業的財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