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種拼經濟方式令我們汗顏啊


empirepenguin wrote:
華夏時報今年(2014...(恕刪)


假設,我說的是假設,未來五年每日乘客人數上升一倍,有辦法平衡嗎?有可能上升一倍嗎?
公共建設花數十年回收不正常?
建設時會有預估,當然也可能預估錯誤,但是早蓋一定不好?這太難說了吧
還有以中國的人口數,根本不可能容納太多自用車,那蓋大眾交通工具的必要性是不同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1986~1990年出生的中國85後世代,是中國的第三波嬰兒潮,也是最後一批嬰兒潮,現在29~25歲,中國女性結婚平均約25歲,到2015年大多都結婚了。所以前幾年住房需求很高,樓市很旺,不過2014年以後開始下降。

中國天量的保障房住宅會在2013~2016完工(最近大家知道房炒不動了,轉炒股),此時第一波嬰兒潮(1951年出生)到達65歲,人口嚴重老化、少子化衝擊更為顯現。

中國真正發展快的原因就是因為當年老毛鼓勵生一堆(人多好辦事) ,後來一胎化造出將近三十幾年的人口紅利,廉價的勞動力帶動外來投資,配合買美債貶值自家貨幣的金融政策,創造出類似日本的快速榮景,也和日本一樣的房地產大泡沫,中國人口紅利結束,不久後就會付出這三十年過速發展的代價

empirepenguin wrote:
1986~1990...(恕刪)


拿人口來看經濟增長是非常不夠客觀的
來看一下印度吧,1960年代約4.5億到現在約12億,人工成本到現在也算相對很低,但經濟發展狀況呢?
還有住宅在中國的確是個問題,但狀況是到底蓋多少算夠,且這還得包含更新的部分,房子是會老舊的
中國經濟真正問題核心以現在看還是結構調整非常不如預期,這才是比重最大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中國未來若人民素質提高 & 生活周遭環境變好 , 應該會有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只工作而是去中國買房定居 .
蘇聯60年代
德國70年代
日本80年代時期也是國力蒸蒸日上
經濟一直狂追美國
結果勒...美國發動經濟戰一個個幹掉

沒錢只能當阿宅... wrote:
蘇聯60年代德國70...(恕刪)


所以現在德國經濟狀況很差?
經濟會有高低循環才是正常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mpirepenguin wrote:
1986~1990年...(恕刪)

高鐵帶動經濟發展是多少
羅馬到西安高鐵成本也就千億美元左右吧
但帶動經濟都是以萬億美元吧

沒錢只能當阿宅... wrote:
蘇聯60年代德國70...(恕刪)

上述國家沒有一個內需市場
alexzhou007 wrote:
中国有个成语叫:盲...(恕刪)


中國醫保制度據我所知還頗為複雜(混亂)
除你講的直接報銷,自行付款事後報銷外
還有分只保住院(門診不保),或直接把門診部分的錢先打入銀行卡(如一年分800元,沒去門診錢全歸你,有去看病自行拿錢付款,多付不補)..........
但基本上工作單位越好,醫保福利越好
窮人,弱勢者,戶籍地差(如鄉村)反而越難享有這種福利.........
不少大醫院,每年總少不了幾個因沒錢看病跳樓的.....


YKK104 wrote:
不知中國有沒開放私人...(恕刪)


有私人診所,但很難拿到醫保給付資格
醫生也必須參加醫師資格考試(需先被醫院聘雇,約一年後參加考試),且有分醫師和助理醫師(大本以上/醫專)
一般來說對岸醫師的地位並不像台灣那麼超級崇高
薪資高低要看你進的醫院和科別(重不重點單位)
依所在單位薪資差異天高地遠
而且通常重點是獎金而非薪水.....

以上有錯請指正
常覺得現在很多方面對岸比我們還要資本主義



沒錢只能當阿宅... wrote:
蘇聯60年代
德國70年代
日本80年代時期也是國力蒸蒸日上
經濟一直狂追美國
結果勒...美國發動經濟戰一個個幹掉
...(恕刪)


不是想吹捧中國如何如何?

但可以肯定中國的總體等級高出日本不只一級,

美國最不樂見中國這條睡龍醒過來.....

在怎麼說中華文化過去也曾世界第一很長一段時間,

別當他吳下阿蒙
煩不成眠的深夜,害怕清晨的黎明。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