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w wrote:
USR是機械公敵...(恕刪)
usr 的卻是 機械公敵裡的
機器戰警 是ocp 而且嚴格來說 機器戰警 不算機器人 算是機械生化人

yeu007 wrote:
還記得當年為了要去B...(恕刪)
勾起了 我那收圖的時代阿 好懷念 阿
還記得剛換 adsl 時 一開圖 好快喔 十幾張一下都開好了
感動的快哭了
之後就變成p2p的年代了
又覺得寬頻不夠用

awhite wrote:
記得56K剛出來時,...(恕刪)
真是懷念 icq 阿
記得當時天天都在用icq
不過現在好像沒人在用了
自從被買走後 就沒人要用了
剛剛特別去下 icq來用
一開啟 以前的帳號 居然只有一個人在線上

說到 番薯籐 我也想了奇摩網 kimo
還有56k modem (魔電)
我還有兩台 都是 rockwell的
一台adsl是 3com的
現在發現家里沒在用的modem還有三四台

-MODENIA-
DannyHwang wrote:
modem上用的壓縮叫做V.42bis, 在28.8k前的modem就有用了...(恕刪)
其實還有MNP5,這個也是壓縮。
V.42和MNP4是Error correction,V.42bis和MNP5是再加上Data Compression。
28.8K/33.6K這個速度極限,其實還是和shannon limit有關。後來的DSL技術能夠提高到Mega bps等級,其實還是靠調變技術和DSP的成長,而且還會受制於距離。聽說ADSL2+/ADSL2++/VDSL/G.SHDSL bis大概是銅線傳輸的最後戰場了,接下來大概就是FTTB,"last mile"才會繼續用銅線(ADSL+/++/VDSL/Ethernet)。如果到FTTH的時代,銅線大概只剩下特殊應用,例如ATM和銀行連線之類的應用,或是價格敏感的應用。
WiMAX或UWB如果真的有起來,銅線應用可能會更緊縮。通訊,越來越不好玩了。去年和今年,國內已經有幾家吹熄燈號或調整組織了。
























































































